临终关怀岗位职责(共16篇)

admin 69 2024-02-06 01:48:21

  特需病房临终病人的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又称人性关怀、关怀照护。美国护理理论家Leininger与Watson分别于1975年和1979年提出“人文关怀是护理学的本质”的观点,并将护理学拓展到以“关怀整体人的生命健康”为本的人文关怀的发展阶段。我国卫生部在《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年)》以及全国护理工作会议上也明确提出“加强护士队伍建设,将人文关怀融入护理工作中,服务于细微之处。营造关心病人、爱护病人、尊重病人、帮助病人的氛围”。护理人文关怀,就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以人道主义的精神对病人的生命与健康、权力与需求、人格与尊严的真诚关怀和照顾。特需病房是为满足不同层次人员的医疗保健需求而设置的高级病房,它环境安静、优美,设施齐全。由最初的少数涉外人员、民企老板入住,发展到越来越多的普通病人主动要求到特需病房进行医疗,尤其是临终病人家属,他们竭尽所能想让自己的亲人在最后的岁月里,在安静、整洁、温馨的环境下,走完自己的人生。我们根据不同文化背景对特需病房临终病人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取得较好效果,并获得家属满意和感谢。现将四年多的10例临终病人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6年7月~2010年10月本病区发生10例,均为肿瘤晚期或广泛转移病人。其中腹腔继发性恶性肿瘤1例,肺、骨继发肿瘤各1例,食道食管恶性肿瘤1例,肝癌2例,骨肉瘤1例,广泛转移性肿瘤3例;年龄l2~87岁,平均58岁;男性8例,女性2例;职业:机关干部3例,农民3例,工人3例,学生1人;均在本科住院3天~67天不等。

  2 人文关怀的护理措施

  2.1 人性化病房设置,为病人和家属提供一个方便、安静、整洁的空间

  为减轻病人住院期间对陌生环境的焦虑、紧张心理,病房的布局及室内的色彩搭配上充分的体现了人性化的服务理念,在不违背安全的情况下,允许根据日常习惯布置房间;不强调整齐划一,而是以满足病人的基本生理需要、尊重、舒适、简便为原则,为病人营造出一种家庭的温馨氛围。同时为减少病人住院期间生活起居的不便,病房内除了装有必要的急救设施,还突出了特需病房的特点,配有多功能摇床,冰箱、彩电、微波炉、电话,并提供免费上网、免费市内通话,24h提供冷、热水。允许家属携带病人喜欢的用品,如大靠垫、相框、移动坐便器等,让病人视“院”如家,有一种温馨感、亲切感和家庭感,最大程度地减少对死亡的心理恐惧。

  2.2 减轻痛苦,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1 [7][5][6][4][3][2][1]

  临终关怀与姑息照护两者都强调“四全”服务,即全人、全家、全程和全队。强调减轻各种痛苦,让病人平静、安然、有尊严地离开人世,即优化生命末端质量。癌痛不仅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也容易使其失去生活勇气,应合理及时止痛,提高病人生活质量。本组10例中有7例主诉持续腹胀、腹痛,五指疼痛评估法评估都在中度以上;2例胸闷气喘,1例一直处于浅昏迷。医疗上均给予对症、支持治疗,而家属也无一例外的要求减轻病人痛苦,延长生命。护士在每天评估病人疼痛程度同时,对病人的疼痛要给予同情和理解,进行心理安慰和鼓励。按照WHO阶梯镇痛法,根据医嘱确定不同的给药方式,定时给药。同时,指导病人采用非药物的方法减轻疼痛,如放松、热敷、冷敷、按摩等,以增加舒适度,维护病人的尊严。

  2.3 做好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晚期肿瘤病人大多恶液质,卧床不起,生活更不能自理,但神志清醒。10例病人中除脑瘤病人浅昏迷外,其他病人直至临终前10分钟~8小时才意识模糊、进入昏迷。所以要全方位地做好基础护理,保持病人身体的完整和清洁,让病人感到舒适,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本组除一例双下肢严重浮肿、家属拒绝翻身、骶尾部出现Ⅰ度压疮外,其余9例病人临终前均未发生压疮和口腔感染。

  2.4 重视临终病人的情感交流,最大程度满足病人心理需求

  个体化的治疗和护理应考虑病人的生理、心理、社会状况,以及他们的想法和希望,尊重其意愿和选择[10][9][8]。通过与病人和家属的多次沟通,了解病人临终前的意愿和要求,并给予尽量满足,同时鼓励家属的配合和参与。例如,有位老年男性病人临终前不经意间总是朝病房门口张望,有时欲言又止。护士察觉后,提醒其子女是否接来母亲探望,但子女担心母亲与父亲相见后承受不了而犹豫不决,最终接来母亲相见,结果在母亲离开病房刚走到电梯口,病人开始呼之不应,进入昏迷。这时家属才意识到父亲是放心不下母亲,为见母亲最后一面而坚持至今,同时对护士的及时提醒深表感激。而有的病人临终前则要求回家,当班护士都尽快地做好相关物品准备,指导家属途中注意事宜,以了却病人心愿。

  2.5 重视对临终病人家属的心理情感支持,减少遗憾和痛苦

  在病人临终期间,家属尤其是配偶,承受着极大的心理压力。临终病人的人文关怀不仅针对病人,而且也应面向临终病人家属。安抚病人家属,一方面可使家属心理得以安慰,另一方面也使家属尽早对病人的病情进展预后有一个正确了解和认识,在有充分心理准备的基

  础上积极主动的配合医护人员完成对病人的临终关怀[11]。告知家属情绪的好坏对临终病人生活质量有着重直接的影响,教会家属缓冲心理压力的方法,如保持生活饮食规律,鼓励家属与病人、子女之间交流和沟通,避免各种身心反应,来维护身体健康。

  2.6 做好病人去世后的后事料理,善始善终,使家属心灵得到安慰

  2.6.1 尊重病人生前意愿和家属要求,尊重其民族习俗和宗教信仰进行尸体料理。如有位信仰伊斯兰教的病人在死后,家属提出不愿到殡仪馆,要直接送到清真寺,护士则帮助办理后续事宜,并请家属放心,暂时保管好部分病人物品,以防遗失。还有位12岁患儿的家长,在小孩去世后,考虑将再生二胎,按照当地风俗她不能再碰停止呼吸后的小孩,于是她提前离开了病房,一切擦身、穿衣都留给了当班护士全权处理。

  2.6.2 做好病人出区前的费用审核,及时记账、减账,以防漏费、重复收费。住院期间,因病人病情不稳定,家属根本不考虑费用多少;即使每日发放一日清单也全无在意。而当病人一旦去世后,面对高额的费用有的心理极不平衡,一条一条问,充满质疑和不信懒,甚至在结账时诱发不愉快,容易引起投诉。如有位家属始终认为还有剩余“白蛋白”,后经大家提醒,反复帮她回忆才想起,最终消除了疑虑,可见工作中要及时准确记账,以免产生不必要的误会。

  3 效果

  实践证明,特需病房的一系列细致、周到而人性化的关怀护理措施在提高临终病人生活质量的同时,也提高家属对其临终服务的满意度,10例临终病人生命得到尊重,疼痛不适症状得到有效缓解或遏制,家属的身心健康也得到维护和增强,临终病人情绪稳定,平静地接受死亡。其中有8例在医院安祥的离开人世,2例自动出院。有的家属还一直与我们保持联系,并带来新病员。

  4 讨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健康和护理的需求也会随之增高,而人文关怀正是通过强化人的主导作用,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来满足新形势下人们对医疗卫生保健的需求,使其成为现代医学文明和现代化医院的重要标志[12]。临终关怀作为一种新的医疗服务,弥补先行医疗保健体系忽视临终病人需求的缺憾,符合人道主义精神和人类生命发展的需求,从而使医疗保健体系更趋完美[13]。但由于死亡在生物学、心理学、宗教学及社会学等各有其含义和价值,所以人们对死亡的态度相应的具备主观性、多样性、复杂性等特点[14]。在中国,由于受儒家、道家、佛家传统文化思想的熏陶,人们认为死亡是不祥的,[15]对死亡采取否认态度,在言语中避免谈及,不能坦然面对死亡

  。同时由于特需病房的病人

  来自不同的地域、民族,有不同的宗教信仰和文化背景,也形成了人们在观念和意识上的区别[16]。罗点点[17]倡导“尊严死”,就是指在符合病人本人意愿的情况下,让病人在尽可能的舒适和尽可能的按照自己的意愿、实现尊严的情况下,以一种更自然的方式离开这个世界。我们在工作中要针对不同的病人遵循文化和谐护理的原则,提供适合病人的人文护理,让病人感受到其生命价值、人格尊严得以满足,同时也促进病人与护士之间的沟通,建立起一个良好的医院人文氛围,这才是我们真正的优质护理服务。

  当然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不同文化程度、不同经历的人在不同时期对死亡认识及护理需求是否相似或有何不同,以及从不同角度观察医疗资源的整合与临终人文关怀的关系都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参 考 文 献

  [1]汤淑芬.人文关怀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疗前沿,2008,3(19):117.

  [2]计惠民,蒋鹤生.护理人文关怀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进展[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0,8(4):281—283.

  [3]张秀伟,姜安丽.护理人文关怀概念的研究现状与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6):

  540-543.

  [4]陈秀萍,罗小娟.人文关怀在血液透析治疗中的应用[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9,29(5):

  675.

  [5]胡莉萍.人性化护理在特需病房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6,20(8):2239—2240.

  [6]居金霞.护理服务模式在特需病房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0,8(22):88—

  89.

  [7]钟小红,李亚洁,戴萌等.特需病房的临终关怀服务[J].护理管理杂志,2005,5(5):

  35—36.

  [8]国内外姑息照护的研究现状与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8,25(1B):1—3.

  [9]王小花,刘爽.特需病房临终病人实施舒适护理的体会[J].现代护理,2006,12(12):

  1173—1174.

  [10]李湘辉.恶性肿瘤姑息护理的研究进展[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09,11(11):164—165.

  [11]薛凤英,石绍霞.舒适护理在临终病人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08,6(4):

  25—27.

  [12]丁颖.人文关怀在临床护理中的研究进展[J].当代护士·综合版,2009,(1):24

  —25.

  [13]王平,李海燕.死亡与医学伦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70.

  [14]朱海玲,史宝欣.死亡态度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6):

  569—571.

  [15]路雪芹,白琴.开展本土化临终关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7,27(3):299—300.

  [16]Rosen jack,Burchum J J.J Culture competence:an evolutional perspectivel

  J J.Nursing Forum,2002.37(4):5~14.

  [17]罗点点等.我的死亡谁做主[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1:11.

  生命走到尽头的时候,每个人都希望平静而有尊严地离开这个世界。调查显示,上海近年每年肿瘤死亡3.6万人,70%癌症晚期病人需要给予止痛、心理安抚等“舒缓疗护”及临终关怀。

  临终的过程,因人而异。但绝大多数人都会需要一根“拐杖”,才能走得更平稳、更安详。这根“拐杖”,可以是家人、社会不离不弃的支持与关爱,也可以是对死亡本身的安然接纳。临终关怀在生理之外,更给予了一份这样的心灵安抚。

  此外,上海是一个老龄化的城市,失去生活自理能力、重病卧床老人也日益增多。随着独生子女的父母进入老年空巢,靠独生子女解决失能老人护理问题越来越难。“喘息服务”正给这些家庭带去了一丝希望与安慰。

  [聚焦]临终关怀

  上海制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临终关怀病房病区标准

  《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临终关怀科设置标准》,规定临终关怀病房宜设朝南向,充分利用自然通风与自然采光,且不宜设阳台。床边与邻床之间的距离至少80厘米,床边与墙壁之距离至少80厘米。病室高度:地板至天花板净高至少2.7米。该标准将于9月14日实施。

  相关链接:上海临终关怀病房标准

  日均开销42元 上海临终关怀点开始接受申请

  据介绍,目前全市共有18家临终关怀点,首批5家已经开始接受市民预约。所有费用可以通过医保支付,平均每天费用为42元根据规划,由市、区两级政府出资,市自然基金会、市红十字会慈善机构给予资助,每收治一名病人给予2000元医疗补助,居家宁养提供1000元补贴医疗费用,并为癌症晚期患者免费提供止痛药。

  相关链接:上海有十八家临终关怀场所

  11床的老年患者十分喜爱这只黄色的兔子公仔,他熟睡时护工都会把兔子公仔摆在他枕边,让他醒来时一睁眼就能开心地看到。[思考]让每个生命带着尊严谢幕

  让每个生命有尊严谢幕 申城临终关怀服务体系亟待完善

  一个人奔波劳苦一生,在人生临近终点的时候,在生命最脆弱的时候,在最需要人们关怀的时候,为何不能及时得到应有的关怀?一时间,关爱癌症晚期患者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话题。

  俞正声回信患者家属:要在制度上推进关怀

  [专家说法]上海需要更多临终关怀医院

  我国著名肿瘤外科专家、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终身教授、主任医师沈镇宙表示,晚期癌症患者及其家庭应该得到更多的人文关怀。可以发挥社区医院的力量来更多地开设这样的临终关怀医院,但这需要政府的扶植和支持。

  护工张阿姨在为一名已丧失吞咽功能的患者进行喂食。

  [案例]康健社区

  康健社区开出舒缓疗护病房 家附近带着尊严走完人生

  徐汇区康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全市首个开出舒缓疗护病房的社区。社区里走完人生最后一程,病人与家属感受如何?开展舒缓疗护服务,医生护士又有哪些实际体验?

  病床虽少,社会效应大

  黄阿姨,是康健社区卫生中心舒缓疗护病房的最早受益人。我只想老伴最后的生命走得没有痛苦,安宁一点。”

  舒缓疗护科负责人唐跃中说,“做舒缓疗护这些天,锦旗比过去一年收的还要多。人虽过世家人却感激,这种社会效应出乎意料。”

  把握入院“门槛”成难关

  白纸黑字的标准其实很难把握:有的病人进来没几天,走了;有的住了好几个月,成了老“压床”;有的待了段时间,还是决定去大医院积极治疗。由于病床数与实际需求有较大差距,舒缓疗护预约已排满,有6至7人在等候,还有更多病人因不符条件被婉拒。唐跃中说,“医疗资源有限,希望用到真正需要的临终病人身上”。

  技术支持需继续加强

  全科医师对专业的舒缓疗护医学接触时间不长,如何应对晚期肿瘤病人的抑郁情绪、怎样使用镇痛棒技术来改善症状,医护人员心理压力如何排解……这些问题亟待三级医院的专科人士给予技术支持。

  [名词解释]舒缓医学

  所谓舒缓疗护,指以病患为中心的症状缓解治疗和身体照护,针对无法治愈疾病的患者最后阶段,提供积极疼痛控制和其它不适症状的最大程度缓解,使病患尽可能获得舒适的生活,在宁静而安详的环境中有尊严地死亡。舒缓医学还包括指导并教会家属更好照顾患者的技能,帮助家属尽快走出失去亲人的悲伤,投入正常的新生活。

  护士在一间安宁病房内巡房。

  在安宁病房昏迷后第3天,崔顺卿51岁的妻子被转移到了安宁病房的“关怀室”。

  [样本]生命:珍惜与尊严墙上贴着卡通动物剪纸及绘画

  细看,安宁病房有少许不一样,墙上贴着志愿者送来的卡通动物剪纸以及绘画,让严肃的气氛有所缓和。

  82岁的王奶奶已经是第二次住进安宁病房了。“还是比家里开心,活动方便,还有人说话。”王奶奶说话的速度有些迟缓,但是记者并没有看到悲伤。

  “把剩下的每分钟都过好”

  “我会把剩下的每分钟都过好,这就足够了。”在这里,张阿姨也学会了感恩。除了每天医务人员的悉心照顾外,周末的时候,还会有志愿者来给她读报纸、放音乐,以这种轻松的方式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在她看来已经很满足了。

  志愿者的到来,让病房变得温暖

  李阿婆告诉记者,对口她的志愿者是大学生小琳,每周小琳都会特意从奉贤赶来陪伴老人,光路上就要花去近两个小时时间,这让老人分外感动。每次来,小琳都会换着花样哄老人开心。小琳上次带来了一个MP3,上面录的都是邓丽君的老歌,因为这是李阿婆的最爱,而收集歌曲也花去小琳不少时间。

  14床的46岁的胰腺癌晚期患者是安宁病房中比较年轻的,他十分关注外界新闻,尤其是喜欢收听体育赛事的广播。

  [延伸]喘息服务

  上海首创喘息服务 街道代替家属临时照顾病患老人

  家庭负担过于沉重、养老机构不愿接收,“失能老人”“失落”重重。所幸的是,目前本市部分地区正在筹划全国首创的“喘息服务”。

  [背景]全国城乡失能老年人状况研究

  我国首次“全国城乡失能老年人状况研究”显示,2010年底,全国城乡部分和全部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老年人共有约3300万。在上海这座迄今为止我国老龄化程度最高的特大城市,失去生活自理能力、重病卧床老人也日益增多。[案例]瑞金二路街道正式开展喘息式服务 每天费用不超过100元

  ■敬老院托管:每年最多托管14天,失智老人暂不接收

  ■居家式:100元/天

  ■应急式:暂定20元/小时,时间不超过一天

  [家属声音]让长期照料者得到“休假”机会

  9年来,王勇(化名)在亲情与无奈中坚守,每天为照顾患有老年痴呆的母亲在菜市场、医院、家里三点一线奔跑,他曾无数次想过“有谁来帮帮我,让我喘息一下,哪怕一天也好”。

  [记者调查]让照料者得到“喘息”的机会

  ·照料者中女性比例远超男性

  ·“心理压力大”易导致抑郁

  ·通过“喘息”度过调适期

  [时评]失能老人的困境应引起高度警觉

  由于生活水平和医疗条件改善,中国的老龄化同时还是高龄化,全国期望寿命平均已超过70岁,发达地区接近或超过80岁。高龄人口的增加必然伴随失能老人的增加,家庭赡养能力与老人被赡养需求之间本就存在的缺口由此进一步扩大。

  老人们在日间照料室休息聊天。

  临终关怀的“善终”教育

  来源:yxlw.org 整理 收藏本论文

  ------分隔线----------------------------

  【摘要】 临终关怀越来越受到已步入老龄化社会国家的关注,其核心内容是进行善终教育,转变人们的观念。善终教育要从护士、病人及家属、社会等多层面开展,但护士层面更为重要。

  【关键词】 临终关怀;善终教育

  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老龄化,我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老龄化国家。据预测到2025年,中国人口中几乎14%将是老年人,其中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数量增长迅猛,老龄化高峰将于2030年前后来到并将持续20余年。临终病人数目日益增多,呼唤着临终关怀。中国是个有着自己独特文化背景的国家,临终关怀很大程度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尤其是保守、负性观念的影响,束缚了临终关怀的发展。进行临终关怀的“善终”教育,转变人们的观念,促进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是很有必要的。

  1 临终关怀与善终

  临终关怀一词源于中世纪,又称善终服务、安宁照顾、终末护理、安息护理等。临终关怀(hospice care)是指由社会各层次(护士、医生、社会工作者、志愿者、以及政府和慈善团体人士等人员)组成的团队向临终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的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等方面在内的一种全面性支持和照料。

  善终:把事情的最后阶段工作做完做好,指好的结果,好的结局;亦指人正常的死亡,老死,而不是死于祸患,死于刑戮或意外的灾祸。引申为无痛苦、舒适地走完人生的最后旅途。善终服务(Hospice),指为垂死病人及其家属提供全面的照顾。

  2 死亡观的影响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儒家、道家、佛家思想的长期历史积淀,人们对死亡的看法也是受这些思想的影响,对死亡始终采取否定、蒙蔽的负面态度,甚至不可在言语中对死亡有所提及,它是不幸和恐惧的象征,因此听吉利语、说吉利话也就顺理成章。而西方文化主要受基督教的影响,基督教由耶稣之死来升华对“天堂”、永生的信念,他们认为死亡就是昄依天父(returning to the heavenly father in peace)。他们这种对死亡的看法比中国人传统的看法积极。中国人对死亡的讳莫如深,使人们无法在日常生活中接受死亡,“善待”死亡,面对死亡较多表现出的是恐惧,而非面对现实的接受。

  如何在中国这个有着独特文化背景的国家因地制宜地开展适合我国国情的善终教育应是我们医务人员的当务之急。杨晶等人对北京某两所三级甲等医院从事临床工作的医护人员436名进行死亡观的调查显示,在家中能“很公开”地谈论死亡情况的仅占,多数人认为晦气、不吉利。因而,对医护人员进行死亡教育是迫切需要的,医护人员正确的死亡观是开展临终关怀的基础,护士对临终关怀的认识限制了临终关怀的发展。随着老龄人口日益增多,越来越多的病人最后的家是医院的病房。最后接触的人是护士。根据英国国家统计局对死亡率的统计,有超过一半的临终病人会在医院度过他们生命的最后时刻。病人的临终阶段实际上是以医疗为主的治疗转向以护理为主的照护。临终护理体现着新的生命理念,善终照顾的是人,而不是病,它突出质量,而不是寿命。

  3 善终教育

  3.1 护士教育 救死扶伤是医护人员的天职,救命要尊重生命,善待生命,热爱生命,热爱生命是否就意味着义无反顾的拒绝死亡呢?完整的生命过程应该包括死亡过程,这是不容置疑的客观事实,完整的尊重生命应包括尊重死亡。可见,发展临终关怀,对护士传统的思维定势有一个强大的冲击。需要我们彻底更新观念,自觉地进行自我死亡教育,目的在于帮助濒死病人克服对死亡的恐惧,学习准备死亡,接受死亡,面对死亡;还可帮助医护人员认识到临终关怀是对生命性质和死亡意义系统深刻理解基础上的专业服务。树立起正确的临终关怀观,主动给予临终病人无微不至的关怀,让其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满意地到达生命的终点。

  有人做过本科护生死亡观、死亡照护意向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发现不同年级的护生死亡认识态度及照护意向存在着差异。研究中发现大三护生对死亡的态度最为客观积极,可能的原因是这些学生们刚刚学习过死亡伦理课程,对死亡有着较为深刻的认识。可见,死亡教育对临终照护起到直接的促进作用。

  教育的内容包括临终护理的目的、特点、对护士素质的要求;临终病人的生理,心理特点,临终病人家属的心理特点,病人各种躯体症状的护理等,知识涉及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宗教、护理学、营养学等学科。有研究发现:采用自编教材对全科护士进行临终护理知识培训及考核。一年的回访结果,社会反响良好,临终患者家属问卷满意度由过去52%提高到。

  3.2 病人教育 善终教育就临终病人而言,首先要增强临终病人追求幸福的意识。临终病人最容易丧失生存的意义和追求幸福的勇气,伴随而来的是一系列负性心理表现。帮助临终病人克服这些心理困扰,寻求生命意义,提高其临终期的生命品质,才能有尊严的死去。

  幸福通常是一种使人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这种生活能给人一种称心如意的感觉。常人对于幸福的追求偏重于物质方面,而临终病人对于幸福的追求更偏重于精神方面,例如:疼痛得到缓解是一种幸福;得到医护人员和社会的关注与尊重是一种幸福;临死之前完成心愿是一种幸福;能在家人的陪伴下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也是一种幸福。因此,护理上应注意多陪伴,多关注,引导临终病人多回忆人生中美好的记忆,帮助了却其未了心愿等。

  有人调查分析恶性肿瘤病人对临终关怀认识及需求结果显示:得知病情真相后,73.1%表现出消极的心理反应;当谈到死亡时23.1%的病人感到恐惧,31.7%的病人表现为悲伤,15.3%的病人认为解脱,29.8%的病人表示能自然面对。因此,教育病人时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内容与方式:对于恐惧型病人可因势利导,循循善诱,通过语言文字图像,采用语言开导法或释疑解惑法,解除病人因为对死亡的无知引起的恐惧;针对悲伤期的病人难沟通的特点,护士应注意多满足病人的非语言行为需求,将其注意力转移到与大自然的融合,宁神静志。鼓励病人做喜欢的事情,和病人讨论他们感兴趣的话题,从中获得满足的体验;对于解脱型,护士不能放弃心理关注,教育病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所以不要放弃自己,“夕阳无限好,不怕近黄昏”,死亡是庄重的、无遗憾的。重视“死亡意识”和“意义感”在这一期病人的应用;对于平静面对型的病人应充分尊重,适当肯定,采用顺情从欲法,顺从病人意志和情绪,尊重病人的一切合理的安排。

  3.3 家属教育 护士应指导临终病人家属参与护理工作:除了为病人提供精心的护理外,亦应重视其家属的作用。家属对临终病人的心理状态、生活习惯、性格最了解。在临终病人的内心深处,家属的关心和照顾是其他人不可替代的。

  人生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失去亲人,面对即将离开的亲人,临终病人家属的内心是极度压抑的。在护理临终病人过程中,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往往打乱原本的生活秩序与工作秩序。护士应充分理解和同情临终病人家属,鼓励其表达心中的压抑,选择适当的行为方式排解负性情绪,可采用家属座谈会的教育方式指导病人家属之间互相安抚、支持、交流,安排好工作与生活,缓解压力;其次,护理人员应向临终病人介绍患者的病情和发展过程,可能出现的变化,让家属充分了解治疗、护理过程和效果,并让其参与护理计划的制定。教导家属简单的护理技术,让家属参与基础护理,如:喂饭、翻身、擦浴、按摩等。使其在照料亲人的过程中获得心理慰藉,同时让患者感受到亲人的关怀。这样可以让病人与亲人一起度过临终的美好时光,形成良性互动,促进彼此心理健康。

  临终病人备受煎熬,陪伴探视人员多,往往很难遵守医院的探视等各项制度。为此,临终病人的病房以小单间为宜,根据病人的性格、喜欢布置病室,可摆放绿色植物、盆景及自带生活用品;浴室、卫生间齐全,尽量家居化,护士要指导家属尽量给病人以家庭的温暖,满足临终病人安全感的需要。

  3.4 社会教育 临终关怀的深层价值主要体现在对自我生命之安顿、社会道德建设之促进以及国家福利事业之启示这三个维度。临终关怀是一种“全人”、“全方位”、“全过程”的护理关怀,需要医护人员、病人家属及社会人士的积极参与。家人无声的陪伴,朋友的一句贴心问候,医护人员的细心照料,都是在对临终病人实施关怀,都是在帮助临终者获得“幸福。

  对于临终护理,整个医疗保健系统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积极的善终大环境。这势必影响本来数量就不多的从事临终护理事业人员的士气,削弱我们发展临终护理的观念力量,起了一个消极涣散的不良作用。发展有利于临终关怀的善终大环境,仅仅靠医生、护士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整个社会系统人员的共同努力。

  有研究显示,在临终关怀知识来源方面,大部分来自于广播电视、报刊杂志,说明大众媒体在临终关怀科普教育中影响较大,应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宣传临终关怀知识和开展国民的死亡教育。使大部分临终病人能较快接受现实,减少心理痛苦,战胜自我,当死亡不可避免时能泰然处之。

  美国自1960年起开始在学校教育中实施死亡教育,英国、法国、日本等许多国家目前也在进行相应研究,并在其大、中、小学开设了临终关怀及死亡教育课程。但是我国对死亡教育的研究起步较晚,很多人对死亡教育不理解、不认可,处于边探索边实践阶段。

  临终关怀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慢性病人数的增多,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以及对有尊严死亡的愿望越加强烈,社会对临终关怀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作为一项有待深入拓展的金色黄昏事业,临终关怀是我国21世纪健康发展的大趋势,需要整个社会的共同参与。关键是形成正确的死亡观,而教育则是形成观念的重要途径。要想帮助临终病人“善终”,达到人生“幸福”,家庭和谐,社会文明。临终关怀知识的普及是基础,只有将知识进行广泛而有效的宣传,才能使大多数人真正了解这项事业,才能将临终关怀的初衷实现于病患者的期望。

  参考文献

  [1] Gunten CF.Financing palliative care.Clinics in Geriatric Medicine,2004,20(4).[2] 靳风林,郭清秀.传统文化中等死亡归属理论与临终关怀学.中国医学伦理学,1996(6).[3] 杨晶,张金环,刘玉春,等.医护人员对待死亡及临终关怀的调查.中华护理杂志,1998(10).[4] 冯国琴,谢华琴.癌症晚期病人的临终护理[J].全科护理,2009,7(9B).[5] 牛洪艳,王培席,周新明,等.从利物浦护理路径看我国临终护理的发展方向.护理研究,2011(2).[6] 张鹏.临终关怀的伦理困境及重构[J].求索,2007(11).[7] 加那克斯·乌述尔,侯晓静.护理本科学生死亡观及其照护意向的现场调查.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10).[8] 李桂馨,康筱玲,高彦滨,等.临终护理知识在晚期肺癌患者中的应用.临床肺科杂志,2008(10).[9] 刘锦秀.临终关怀与幸福悖论.医学与社会,2009(1).[10] 赵锦秀,赵秀梅,罗羽.恶性肿瘤病人对临终关怀认识及需求的调查分析.西南国防医药,2009(1).[11] 罗珊,王芳,徐静静,等.中西医结合应对临终患者的心理.中医临床研究,2010(22).[12] 刘超,郭永玉.死亡意识、意义感在临终关怀中的作用[J].心理研究,2010(1).[13] 王云.60例晚期肿瘤患者临终关怀护理的探讨与分析.吉林医学,2011(8).[14] 迟西琴.从以人为本看临终关怀的当代价值.中国医学伦理学,2012(2).[15] 丁焱.临终关怀发展中的伦理问题.中华护理杂志,2000(10).[16] 张玲.护理学中的死亡教育.当代护士,2010(1).[17] 蔡萍.临终关怀与社会工作.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10).

  临终关怀:临终关怀又称善终服务、安宁照顾、安息所等。临终关怀是对临终病人及其家属提供一种全面的照顾,包括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使临终病人的生命得到尊重,症状得到控制,能够无痛苦的走完人生的最后一段旅途,并使家属的身心健康得到维护和增强。生理变化

  临终残疾人生理人变化与平常人区别不大,大致有一下几种表现

  1.感知觉、意识改变:表现为视觉逐渐减退、到视力消失。眼睑干燥,分泌物增多,听觉

  是最后丧失的一个感觉,意识改变可分为嗜睡,意识模糊,昏睡,昏迷等

  2.呼吸功能减退:表现为呼吸频率不规则,出现鼻翼呼吸、经口呼吸、潮式呼吸等,最终

  呼吸停止,可出现痰鸣音和鼾声呼吸。

  3.循环功能减退:表现为皮肤苍白、湿冷,大量出汗,体表发亮,四肢发绀。脉搏弱而快,不规则或测不出,血压降低,心率出现不规则

  4.肌肉张力消失:表现为大小便失禁,吞咽困难,无法维持良好舒适的功能体味,肢体软

  弱无力,不能进行自主机体活动

  5.消化道反应:表现为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腹胀、便秘和腹泻、口干、脱水、体重减

  轻等

  6.疼痛:表现为烦躁不安,血压及心率改变,呼吸异常,不寻常的姿势,出现疼痛面容(五

  官扭曲、眉头紧锁、双眼无神、咬牙等)

  护理措施

  1.促进病人舒适

  (1)维持良好、舒适的体味,加强皮肤护理

  (2)重视口腔护理,晨起、餐后、睡前,协助病人漱口,保持口腔清洁卫生

  2.加强营养,增加食欲

  (1)主动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出现恶心,呕吐的原因,以减轻患者的焦虑心理

  (2)依据患者的饮食习惯调整饮食,尽量创造条件增加病人的食欲

  (3)给予患者流质或半流质的食物,便于病人吞咽的饮食

  3.减轻疼痛

  (1)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及持续时间

  (2)协助病人选择减轻疼痛的有效方法

  (3)稳定患者情绪,转移其注意力

  (4)适时采用非药物止痛方法,如松弛术、音乐疗法、催眠法等

  4.减轻感觉和知觉刺激

  (1)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空气新鲜,保持通风,有一定的保暖措施,适当的照明

  (2)及时用湿纱布擦去眼部分泌物,病人眼睑不能闭合时可涂金霉素等眼药膏

  (3)护理中应防止在病人周围窃窃私语,以免增加病人的焦虑

  5.促进血液循环

  (1)观察病人生命体征,皮肤色泽和温度

  (2)病人四肢冰冷不适时,应加强保暖,必要时给予热水袋,但水温不宜超过50度

  (3)注意皮肤清洁、干燥

  心理变化

  临终患者接近死亡时会产生十分复杂的心理和行为反应,尤其对于残疾人,由于其平常的生活习惯及其接触环境特殊,会产生特殊的心理变化。心理学家罗斯博士提出临终病人通常会经历五个心理反应阶段

  1.否认期:患者得知自己即将面临死亡时常表现出震惊与否认,他们常常的话是“不,不是我”“这不是真的!一定是搞错了!”以此极力否认、拒绝接受事实。

  2.愤怒期:当患者对病情的否定无法保持下去,而有关自己疾病的坏消息被证实时,患者常出现气愤,暴怒,和嫉妒。

  3.协议期:患者的愤怒心理消失后,患者开始接受自己患绝症的事实。患者为了尽量

  延长生命,做出许多承诺来作为交换,出现“请让我好起来,我一定·······”

  4.忧郁期:当病人发现身体状况日益恶化,协商无法阻止死亡来临时,产生很强的失

  落感,出现悲伤,退缩等反应

  5.接受期:这是临终最后的一个阶段。在一切的努力和挣扎之后,病人变得平静,产

  生:“好吧,既然是我,那就去面对吧”的心理,接受即将死亡的事实。

  上述五个心理反应阶段,因人而异,并不绝对,有的可以重合有的可以提前,有的可以始终提留在否认期

  护理措施 1.否认期:对此期病人,不可将病情全部揭穿。与病人交谈时,要认真倾听,表示热心、支持和理解,经常出现在病人的身边,让他感到没有被抛弃,而时刻受到人们的关怀。同时也要防备少数病人心理失衡,以扭曲方式对抗此期的负重感

  2.愤怒期:对临终病人的这种“愤怒”,应该看成是正常的适应性反应,是一种求生无望的表现。作为医护人员要谅解、宽容、安抚、疏导病人,让其倾诉内心的忧虑和恐惧,这样对病人有益的,切不可以“愤怒”回击“愤怒”。

  3.协议期:护士应看到这种情绪对病人是有益的,他能提供合作,延缓死亡的日期。因此,要尽可能的满足病人的需要,即使难以实现,也要做出积极努力的姿态。

  4.忧郁期:对这期病人,允许其哀伤、痛苦和诉说他的哀情,并耐心倾听。同时还应鼓励与支持病人增加和疾病作斗争的信心和勇气。

  5接受期:护士应尊重病人的信仰,延长护理时间,让病人在平和、安逸的心境中走完人生之旅。

  尸体护理

  一、尸体护理

  由于死亡的不可逆性,人们对待死亡是非常重视的,护士必须把死亡看成人的死亡,对死者的护理仍然是对人的护理,尤其对于残疾人这一特殊的群体,由于生前生理的缺陷导致生活上的种种困难,死后其家属更会产生种强烈的悲伤地心理,更需要护士细心的护理,对死者的护理是对人整体护理的继续和最后完成,要求护士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及时进行尸体护理。

  (一)目的:使尸体整洁,维护良好的尸体外观,便于确认身份。安慰死者的家属,减轻死者家属的哀痛。

  (二)用物 治疗盘内备衣裤,尸单,尸体识别卡3张,大头针数枚,血管钳,不脱脂棉适量,剪刀、绷带,松节油。有伤口者须备换药敷料,按需要准备擦洗用具,必要时备隔离衣和手套。

  (三)操作方法

  1.填写尸体卡

  2.通知死者家属并向死者家属解释尸体护理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3.撤去治疗用物,平放尸体,仰卧。置枕于头下,以免面部瘀血或胃内容物流出。将棉絮从被套中取出,用被套遮盖尸体。

  4.洗脸 按摩眼睑使之闭合。如不能闭合者,用湿毛巾敷或于上眼睑下垫少许棉花,使上眼睑下垂闭合。有假牙应戴上。夹棉球填塞鼻、口、耳;如为上消化道出血或肺部疾病者,应塞至咽喉部,以免液体外溢,棉花不要外露。必要时用四头带托住下颊,使口闭合。梳理头发。

  5.脱去衣裤,擦净尸体(依次洗净上肢、胸、腹、背及下肢的血迹和分泌物)。如有胶布痕迹可用松节油擦净,用棉花堵塞肛门、阴道。

  6.有创口者应更换敷料:有引流管应拔出后缝合创口或用蝶形胶布封闭,再用纱布盖上包扎好。

  7.穿殓衣,胸 前别尸体卡。

  8.将尸体斜放在尸体背下或平车上,以两端遮盖头部和脚,两边整齐地包好。用绷带系住两踝,将两臂各缚于身体两侧,再将一尸体卡别在尸单上。

  9.用另一大单盖好尸体,通知太平间管理人员,将尸体运走,放入冰箱内,并将第三张尸体卡插于尸屉外,以便认领。带回大单,放入污衣袋内。

  10.整理死者遗物交给其家属或单位,如家属不在,应由二人清点后,列单交护士长妥为保管。

  11.填写三份死亡通知单,分别送医务处、院务处和门诊。

  12.整理病历,停止一切医嘱,在体温单上写死亡时间,其余手续与出院相同。

  (四)注意事项

  1.病人经抢救无效,由医生证明,确已死亡,方可进行尸体护理。

  2.病人死亡后,应立即护理其尸体,以防僵硬。

  3.尸体识别卡要填写清楚,便于辨认。

  4.若系传染病者,死后料理应按隔离技术进行

  二、病室及用物处理

  病人病故后,其所住的病室及用物,须经终末消毒处理后方可再用。

  (一)关闭室内门窗,打开壁柜、床头柜抽屉、柜门,用乳酸熏蒸或用1%过氧乙酸溶液喷雾消毒,1-2小时后开门窗通风。

  (二)被褥类曝晒6小时(每面晒3小时),布单类洗涤消毒。

  (三)其它用物用消毒液浸泡,擦拭或刷洗后煮沸消毒。如器械类浸泡消毒,门、窗、病床、桌椅等用0.2%~0.5%过氧乙酸溶液擦拭,茶杯、痰杯、碗与汤匙等刷洗后煮沸消毒,地板用3%氯胺溶液(或消毒液)擦洗。

  三、对死者家属的心理支持

  死亡对病人 来讲是痛苦的结束,对亲属来说是悲哀的延续,护士应理解和同情他们,尽量给予方便和帮助。对家属的大声哭喊不要训斥,可劝慰或找一合适地方让其发泄心中的悲痛,帮助他们正视现实,做好心理安慰,使之情绪安定。

  福利院临终关怀制度

  一、临终关怀的内容

  1.针对濒死病人的病痛和症状予以相应专业的治疗和全面身心照料; 2.帮助濒死病人维持正常的生活形态;3.根据病情适当调整使用的药物及其服用剂量;4.鼓励临终病人之间的彼此沟通和互助;5.鼓励医务人员发挥内在力量给予濒死病人的情感、身心最大安慰和最有力的 支持;6.向临终病人家属和所有受死亡阴霾笼罩的亲人提供温暖的照料和帮助,并考 虑他们的处境;7.向濒死病人提供保持他独立性、隐私性需要的生活空间;8.在病人死亡后对其家属进行追踪式照料。

  二、临终关怀的责任: 1.帮助病人正确地面对死亡的现实

  当病人的生命已无法拯救,且其病情又在不断恶化时,病人的心理状况是十分复杂的。

  医务人员要抱有对病人的同情心,鼓起勇气,采用病人可以忍受的比较容易接 受的渐进的方式方法,逐渐向病人家属和病人本人透知真情。

  一般病人疾病比较笃重,在治疗上有麻烦,但医务人员一定尽心尽力给予诊治,开始先让病人有一个身患重疾需作长时期治疗的思想准备;随着病情的日益恶化,病人一般都慢慢地冷静地面对已面临死亡的事实;这时候医务人员可以表明,病人 的死亡不至于会立即来临,可起到缓解紧张的作用;同时要真诚地、坦率地与病人 沟通心理,理解和鼓励他们,满足病人的心理需要,这是临终关怀的基础。

  2.帮助病人减轻痛苦

  对于濒死病人,减轻或控制疼痛是第一位的,通常要给予足量的有效的止痛药 物。死亡的前奏症状包括意识模糊、呼吸变快或变慢、脉搏变快或变慢、血压下降、肌肉麻痹、口渴、出汗、瞳孔逐渐散大、大小便失禁等。医务人员要努力保持濒死 病人的舒适,这包括:(1)改善病人异常口渴的痛苦;(2)要注意保持清静无杂,因为听觉是人体最迟消失的感觉功能,许多濒死病 人对各种刺激均已无反应,但仍有听觉,仍然为床边的嘈杂声的骚扰而苦恼;(3)要保持高度警觉,满足病人的体位要求,因为病人全身肌肉松弛,平躺在床,不能自己改变体位,也不会开口请求帮助,医务人员要帮助病人垫好四肢,拉平被褥,洗抹口腔和鼻部排泄物;(4)要做好床褥保洁工作,因为病人肛门和膀胱括约肌的松弛,易引起大小便失禁。

  3.满足病人临终前的需要 临终病人存在的主要心理障碍是恐惧、孤独和不安,医务人员的理解、关心和 安抚是最重要的。

  (1)要充分倾听病人谈话,使他们精神上得到安慰;(2)要创造条件,使病人经常保持与亲人和好友的联系,鼓励亲人的相陪,以创 造良好的氛围,尊重临终病人的生活习惯和方式。

  4.要同时关心好病人家属

  对临终病人实施临终关怀服务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整体护理原则

  对病人的服务重点不是治疗,而是护理,是提高有限生命阶段的生活质量,是 减少难以承受的痛苦,而决不是延长寿命。

  (2)加强心理治疗的原则

  使病人能够消除各种恐惧心理,坦然地面对死亡现实,平静地接受这一现实,含笑迎死。

  (3)人道主义原则

  临终病人比一般病人更需要同情、关心、理解、体贴和尊重病人的人格、权利 和尊严。

  (4)解除痛苦的原则

  要保持适度支持性治疗,停止非正常的过度治疗,尽力解除病人的痛苦,做到 无痛苦地死去。

  (5)全面服务的原则

  即既要对病人的生理、心理、社会的家庭式的治疗护理服务,又要关心家属,提供死后丧葬服务。

  安乐死与临终关怀

  导语:20 世纪80 年代初,中国展开了安乐死的讨论。然而这场伦理界、医学界、法学界等各方面都颇感兴趣的议题进行了20 年,有关安乐死的立法却依旧步履蹒跚,症结何在? 尽管社会上呼吁安乐死立法的声音不断响起,但在相关法律出台以前,医生面对那些身罹重症、无望救治却又被痛苦折磨的患者及其亲属却仍然莫可奈何。那么,可否在安乐死之外另辟它径呢? 实践发现,较之于安乐死,临终关怀被认为是更具人道,更富情感的选择,因而更易被人们所接受。1 安乐死立法所面临的伦理困境

  安乐死惯常所依赖的伦理辩护有四条,即:(1)自愿原则:患者有权利选择自已的生存状态;(2)避免痛苦:绝症患者在晚期通常伴随着巨大的精神和肉体痛楚,选择安乐死可以使他们避免遭受疼痛的折磨;(3)尊严死亡:当优生已成为人们践履的目标,那么随着社会的进步,优死也应成为现代人追求的一种境界。当死亡不可回避,选择安乐死能够维护人的尊严;(4)公正原则:基于医疗资源有限这一事实,将有限的资源分配给无望救治的病人对于整个社会而言是不公正的。无疑,这些原则也可以作为安乐死立法的主要依据。但是这些原则在实践过程中却会遭到如下争议。

  1.1 关于自愿原则 自愿,应界定为一种完全自由的心理状态。主体基于对事物准确的理解且不受外界影响而做出抉择。但是对于患者而言,能否作到真正的自主自愿呢? 他们是否会因病痛而消沉,失去对疾病的认知力和判断力呢?他们的抉择是否会受到经济因素的影响呢? 他们对安乐死的认同会不会是在各种压力的综合作用下所做出的违心的、无奈的抉择呢? 如果是这样,那么这种“自愿”就失去了自由性,当然也就偏离了其真实的含义。尤其在我国现有经济水平不高、医疗体制尚不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亟需完善的情况下,所谓的患者“自愿”很容易受到经济负担等社会因素的牵制。在一篇关于尿毒症病人选择停止透析的伦理剖析的文章中,笔者注意到公费医疗患者罕有选择停透即安乐死的。

  1.2 关于避免痛苦 人类理想的幸福状态是没有痛苦的,当痛苦不可避免,死亡未尝不是一种解脱。然而有资料显示,体面、自控、独立等因素比难以解决的疼痛及其它症状更容易诱发安乐死的动机。加之痛苦首先是一种个体化倾向很强的肉体感受和精神体验,至今缺乏客观的检测方法和统一标准。这就使得“避免痛苦”难以成为一把客观、公允、普适的尺子。由此导致一系列难题,比如:在临床中我们如何判断什么样的痛苦是不可忍受以至可以成为需要放弃生命的理由呢? 如果能够给予临终患者以良好的基础护理,并通过药物控制等技术方法缓解疼痛,安乐死应该不是避免痛苦的唯一选择。

  1.3 关于尊严死亡 生与死的话题几千年来一直是哲学家所关注的命题。但对生的依恋与对死的恐惧却是人之常情。然而,由于人的素质差异,每个人在身临困境濒临死亡时的境界必然有很大的差别。相当一部分人会将选择死亡视为一种“解脱”,这与尊严无关。孔子也曾说:未知生,焉知死?安乐死事实上维护的是人“死的尊严”,而患者在濒死状态所遭受的肉体上的痛苦与心灵上的焦虑和不安并没有消除。试问“, 安乐”何在呢? 1.4 关于公正原则 从社会公正和节约资源的角度而言,患者理性地选择了安乐死,医生及其亲属理性地支持安乐死。然而当逝者已逝,亲人的内心却会受到非理性的情感因素的时时敲打而感到不安与自责。对于安乐死所造成的这种负面情绪我们在制定公共政策时无法视而不见。除了情感因素的制约之外,从公正角度去考虑安乐死问题还有一定的功利主义之嫌。此意推论,是否有严重缺陷的婴儿和患有严重老年痴呆症的老人,甚至有严重残疾的人的社会价值取向都应重新更改?以上分析足以显示:现阶段赞成安乐死的伦理论证线索是清晰且具有一定的说服力的。但是,主动安乐死所面临的质疑却无法回避,加之传统的伦理观念的变革也非朝夕之功。因而,安乐死立法还需待以时日。讨论可以继续,认识有待统一,但现实问题的解决却无法被“束之高阁”。于是,人们将目光转向“临终关怀”。2 临终关怀的伦理意蕴浅析

  临终关怀的宗旨是“减少临终病人的痛苦,增加病人的舒适程度,提高病人的生命质量,维护临终病人尊严,同时希望给予病患家属精神上的支持,给予他们承受所有事实的力量,进而坦然地接受一切即将面对的问题”。

  临终患者在生命的最后阶段遭受灵与肉双重的煎熬。临终关怀不只通过专业的方法帮助病人缓解或解除肉体上的痛苦,而且还意味着尽可能消除病人精神、心灵上的焦虑与不安,尽可能帮助病人及其家属解决各种实际困难与后顾之忧,使临终病人获得全面的照护,能不抱遗憾与忧虑、安祥宁静甚至愉快地告别人世,告别亲友。不难看出,临终关怀较安乐死而言更注重患者在生命最后阶段作为一个人的尊严。没有临终前痛苦的挣扎,也不需要冰冷理性的权衡与抉择:是维持质量很低的生命的长度还是“尊严”地去死。接受临终关怀的病人在一种自然的气氛中逐步了解死亡,进而接受死亡,使生与死自然地衔接而成为一个完整的过程,使人在整个生命过程中都能保持和体现尊严。从而伦理学的基本原则(知情同意、行善、无伤及公正)也得到了更好的贯彻,同时也避免了主动安乐死所可能遭遇的不利情境。

  首先,临终关怀通过控制病人的疼痛,使病人没有疼痛的压力,病人不必在与疼痛作挣扎的过程中产生“生不如死”的绝望情绪;其次,临终关怀不是与死亡做斗争,它强调良好的基础护理,没有ICU ,没有高昂的医药费,病人及家属不必为尽量延续生命而承担过重的经济负担,同时也不存在医疗卫生资源分配不公的问题。由此,病人及家属也能够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坦然等待最后时刻的到来。就像大自然有春夏秋冬四季,人生也有幼壮老衰四个阶段。死亡过程是人生的一部分,我们不必人工地把死亡过程与生命过程斩断,也不必人工地把死亡过程拖长,一切顺乎自然。这种自然主义观点其实在我国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 庄子 至乐》曾说“: 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

  3 临终关怀是主动安乐死的过渡选择

  尽管安乐死在实施过程中会面临伦理、社会、法律及医学等方面的诘问,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安乐死的提出是社会文明的标志,是社会进步的表现。现代医学伦理学不但强调生命神圣而且强调生命质量。当个体的生存质量已经非常之低时,选择死亡是符合道德要求的。然而伦理学不能只是形而上学地讨论此事与彼事在道德层面的高与低,它更应关注在具体的情境中此事与彼事是否符合大众普遍的道德习惯。譬如死亡,当整个社会的死亡教育尚未普及,人们对死亡还存有厌恶、恐惧、回避等情感时,试图用道德与法的形式来规范安乐死会引发道德滑坡也并非杞人忧天。

  近年来,欧美日等国纷纷开展“优死学”研究,以期通过各种形式的死亡教育改变人们对“死”的看法。美国出版了名为《生死》和《死》的特别杂志;德国则实施了“死的准备教育”并出版教科书;日本则定期举办“生和死问题研讨会”,还出版了《生与死的思考》、《人的临终图卷》等。我国在这方面起步较晚,且大多局限于学术界的探讨,民间尚缺乏此方面的普及教育。1998 年,在河北省保定市南市区和郊区400名工人、农民、干部和医务工作者间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通过调查结果的全面分析可以看出,主张安乐死的人以农民所占比例最小,以医务人员所占比例最大;文化程度越高,对安乐死的支持比例越大。这次调查中,81.59 %的农民不支持安乐死,这是否可以得出“在农村人口占绝大数的中国,大部分人不支持安乐死”的结论尚可存疑,但这一数据起码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我国的死亡教育还远未普及,人们依旧在一定时期内不能坦然面对死亡。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笔者认为临终关怀作为一种缓和性措施能够在一定时期内替代安乐死,并且从长远来看,临终关怀还可以促进安乐死观念的普及和相关立法的形成。

  关于“临终关怀”

  所谓临终关怀源于Hospice一词,原意为旅游者中途休息的地方。医学上指对病人关怀照顾的场所。现译为临终关怀或临终关怀机构。纪元前柏拉图在《共和国)一书中,就提及家庭对于一个贫苦的人所能产生的安稳及支持。比利时中世纪时就曾在社区中设立了“温暖之家”。由此,我们可以发现人们对临终前得到关怀和照顾的愿望由来

  已久,同时,人们对它的意义也早有所认识。现代较健全的临终关怀组织是D.C.桑德斯博士1967年创建的英国伦敦“圣克里斯多弗临终关怀机构”(St ChristopherHospice)。现代临终关怀的定义是:它是一种照顾方案,与医生或社区中的巡回医护协会相配合,为垂死的病人及其家属提供缓和性和支持性的照顾。临终关怀组织的理念是强调生命的存在并非只有肉体活动,还有高尚的精神生活.人在临终阶段,应受到的尊严和关怀.不该因生命行将结束而减低。临终关怀组织其实就是末期照顾,因此末期照顾的理念应该与临终关怀的理念相通。末期照顾的理念有二:一是坦然面对死亡,凡是参与末期照顾的工作人员,都应有死亡是自然而然的事情的观念,这之间没有恐惧,没有忌讳;二是以同情心对待濒死病人.必须与患者站在同一线上,共同参与面对死亡的到来。在圣克里斯多弗临终关怀院里,人们看到和听到的是欢乐、宁静,因而使人们很难相信这是走向坟墓、回归自然的地方。由于有先进的医疗方法,良好的服务程序。疾病的痛苦得以减轻,精神得到安慰。心理学家、社会学家、牧师也加入关怀的行列,让临终者充分享受完美的人生最后的乐趣。

  科学家认为对临终者的护理与服务是至关重要的.参与临终护理的人员应当具备以下基本素质:

  一、是正确对待死亡的态度和情绪;

  二、维护临终者的权利;

  三、具有仁爱之心做好临终病人的心理护理,充分理解和满腔热情地对待临终病人;

  四、在对临终病人进行躯体护理时,要注意保持病人的尊严;

  五、减轻临终者的痛苦是应尽的职责;

  六、掌握中断治疗的伦理问题。临终关怀照顾小组成员应包括:医生、护士、药师、临床心理学家、营养师、社会工作人员、精神医生、志愿人员等专业人士。以医生为主导,由护士承担主要工作。他们应该受到严格、正规、系统的培训,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人们最初建立临终关怀院的目的。

  自从D.C.桑德斯博士创办第一所临终关怀机构,迄今仅30年,但发展之迅速令人为之惊喜。世界上已有4O多个国家或地区建立了临终关怀机构或类似机构,英国近300所,美国已到2000所。1988年7月天津医学院创立了中国第一所I缶终关怀研究中心,此外台湾、香港也已建立临终关怀安宁病房或善终服务,这说明我国已加入到世

  界临终关怀的行列之中。东西方文化的不同导致东西方死亡态度的差异。中国传统的死亡文化基本基于“来世观念”。儒家好言死亡之意义,极为重视死亡。庄子日: “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意为死生循环往返不已。佛教更是以“轮回”生死观来肯定“来世”的。尽管如此,人们还是对死亡存在着普遍的恐惧心理。对上海、天津市居民关于死亡认识的调查研究表明:居民在家中谈论死亡“很公开”占第一位(36_8%),但第二位和第三位却是“尽量避免”和“不舒服”,并且后者比例之和远远高于“很公开”,反映了普通居民对死亡题目的回避和禁忌的心理。对死亡课题不表示关心者占人口57.18%,同时占人口38.4O%的居民希望了解与此相关的内容,反映两大城市居民对此内容了解的愿望是比较高的。这说明我国有关此领域的人员尚有大量工作要做。不同的文化宗教背景、经济背景都说明中国的临终关怀活动应有自己的特点、自己的模式。开展有中国特色的临终关怀研究与实践,首先应该建立多种形式的临终关怀研究机构。其主要形式有独立的、附属于医院的、社区的、家庭的几种。根据我国目前的条件,建立独立的临蝗关怀机构如安宁病院,因设施条件要求高,在资金方面困难大,只宜少量逐步建立。医院附属的临烬关怀病房和家庭护理形式则大有发展前途。近年来,我国家庭病床的飞速发展为此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其次,应该广泛进行临终关怀宣传教育工作,加强死亡教育,可有益于临终关怀的推进。长期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在思想上有唯物主义基础,在此基础上进行生死观的教育是行之有效的。最后,应联合推进临终关怀事业的计划。现代医学模式不再是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而是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临终关怀的理论与实践恰好适应这种新的医学模式。我国医疗机构大多数是公立的,并实施了行之有效的管理。只要取得各方面重视,我国的临终关怀事业就能以不同于西方的形态迅速发展起来。这是我们所期望的,也是正在为之奋斗的。临终关怀的内容

  1 解除病人疼痛的折磨,满足病人使用止痛剂、麻醉药

  在晚期癌症患者中,60%~90%的病人有不同程度的疼痛,使病人感到恐惧或烦躁,随着疼痛的加剧和疼痛时间的延长,病人发生人格改变,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积极协助控制疼痛是对临终病人最好的关怀。美国护理协会在有关倡议中明确指出:“只要能控制病人的疼痛,任何药物、任何剂量及任何给药途径都可以”。可应用WHO建议的三阶梯疗法止痛,同时配合音乐疗法帮助病人分散对疼痛的注意力,缓解疼痛。在具体实施中,要严密观察疼痛性质、部位、程度及持续时间,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控制疼痛,在疼痛出现之前用药,最大限度的保持病人无疼痛与清醒之间的平衡,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使其较舒适的死亡。

  2 满足临终者的心理、生理需要。美国库伯勒·罗斯博士把临终病人从获知病情到临终时的心理反应过程分为五个阶段:即否认、愤怒、协议要求、抑郁和接受死亡,而忧虑、痛苦、悲伤贯穿于濒死的全过程。这些心理反应过程的顺序和时间,并没有一定的规律和明显的界限,常受年龄、文化程度、性格、社会背景、经济因素等的影响,有的可能只停留在某个阶段,有的可能重复出现。因此,对临终病人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原则是因人而异、因病情而异,针对每个病人的特点及临终期的不同阶段进行个体化护理。

  有学者认为:“舒适是所有癌症病人的主要需要”,所以临终关怀首要的是给予病人舒适的护理。护理是临终关怀的基石,临终病人最基本的需求是:保存生命、减轻痛苦及无痛苦的死亡。具体的护理内容包括:创造舒适的环境即病室要家庭化、安静、清洁、光线充足,室温适中,空气新鲜。对病人的操作处置做到稳、轻、细、准、快,做好生活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尽可能减轻病人的痛苦,最大限度地满足病人生理上的需求,重视病人微小愿望的满足,让病人在充满人间温情的环境气氛中安详、舒适、有尊严地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

  3 加强死亡教育,重视对家属的慰藉。死亡对病人来讲是痛苦的结束,对家属来讲是悲哀的顶峰。死亡教育是实施临终关怀的一项重要内容,包括对临终病人及其家属的死亡教育,使他们改变传统的死亡观念,帮助临终病人克服恐惧,学习“准备死亡、面对死亡、接受死亡”,帮助家属适应病人病情的变化和死亡,使他们学会尊重死亡。临终关怀另一个内容就是做好对家属的慰藉工作,医护人员对家属给与安慰和鼓励,指导他们参与护理,使临终病人在平静之中走完人生之路。同时做好病人死亡之后的家属思想工作,多关心、多体贴、多支持、多理解,使他们减轻悲痛程度,尽快渡过悲伤期。

  4 加强道德教育及护理技能训练,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临终关怀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体现,从事临终关怀的医务人员,没有强烈的责任感和高尚的道德水准是难以胜任的。因此,对从事临终关怀的医务人员要进行更加严格的职业道德教育,使他们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责任感,尊重病人、尊重生命的价值。接受心理学知识教育,掌握心理学基础理论,对病人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支持与疏导,积极有效地控制疼痛,细致入微的基础护理,良好舒适的环境,才能真正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对临终老人的观察和护理

  1、循环与呼吸

  临终老人有循环与呼吸衰竭,常见脉搏跳动快,不规则渐变弱而消失,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当呼吸表浅、急促、困难或潮式呼吸时,应立即吸氧,病情允许给予半卧位或抬高头与肩,保护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备好吸引器。

  例1男,82岁,临终前1月,食欲减退,大小便失禁,膳食部每餐提供的食谱均是色香味俱全,可老人均对饭菜摇头,为了提高老人生活质量,护理人员充分了解他的饮食习惯,了解到他喜欢喝牛奶、冲麦片,于是除了耐心喂食、喂水外,还为他订了鲜奶,冲麦片喂他喝,尽量满足老人最后的偏爱,还每日为老人取下义齿清洗干净,给他做口腔护理,增强老人的食欲。还有个特点,每次饭后半小时,老人便会抓住床档用力摇,查看他的纸尿片,就会发现尿片湿了,护理人员只要立刻帮他用温水清洁会阴,换上干净舒适的衣裤,老人就会平静地入睡。

  例2:男,80岁,肺心病。临终几天,精神明显倦怠,观察中,发现老人突然神志不清,呼吸困难,发绀明显,测血压下降,皮肤湿冷。护士立即给予持续低流量低浓度的氧气吸入,予半坐卧位,把口腔内分泌物清理干净,保持呼吸道通畅,并陪伴在老人旁边,减轻老人的紧张情绪,5分钟后,老人呼吸困难缓解、呼吸频率减慢、节律正常、血压回升、发绀减轻、皮肤转暖、神志转清后能轻声对护士诉说自觉舒服了许多。

  例3:女,89岁,右股骨颈骨折。老人临终前病情恶化,神志淡漠、言语模糊,右下肢活动极度受限,保持中立位,肢端血运差,皮肤湿冷、苍白。在护理中,发现平卧的老人表现出张口欲言、双眼睁大、痛苦神态,于是,我们为其床上擦浴,翻身拍背,用50%乙醇按摩骨突处或受压部位,预防褥疮发生的护理,并换上干净衣服,保持床单干洁平坦,再予安置舒适卧位,做好保暖之后,老人痛苦神态消失,安静休息了。

  在濒死状态下若疾病未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可始终保持神志清醒,虽然各反射迟钝,言语障碍,但听力往往是存在的。护理人员要尊重和尽可能满足他的特殊要求。

  例4:女,92岁,脑出血后遗症。老人入院时浅昏迷,呼之偶有反应,在为她护理时,我们从不喊她叫“某某床”“某某号”而是把她当作对社会做出伟大贡献的人,我们尊称她的姓名,有时冠以她“老师”的头衔。入院后很少有人探望,我们后来了解到她儿子身为高官,为国顾不上老人家。还了解到老人家病前酷爱乐曲。于是我们每天为她抚摸手脚时,顺便在她床头播放乐曲,利用音乐有效松弛她的神经。她听到音乐时手指头便会微微地颤抖,表明她能感受到轻快的音乐。家属探视时看到此种关怀,心中有说不出的感激。

  心理安慰

  面对自己即将走完的人生旅途,随着病情的日益恶化,老人明明白白的知道自己已接近死亡,任何努力都无济于事,因此他不得不承认一事实,明显忧郁的表情,深深的悲哀,表现出老人要求处理未完的一切事宜。

  例5:女,99岁,肺部感染。临终前7天,病情恶化,意识清醒。为她洗脸时,她抓住护士的手肯求与定居加拿大的儿孙们见最后一面。看到老人眼中流露期待而又忧郁的目光。在我们的帮助下,老人终于能在临终的那一天与儿孙们交代完所有的事宜。她的心愿已完成,心理得到了安慰,最后在儿孙的安抚中微笑地告别了世界。

  2、护理体会

  对临终老人严密观察和护理的意义

  一般在医院住院的患者,本已奄奄一息,倍受疾病痛苦折磨的临终者,往往仍挂满静脉输液管、输血管、氧气管、吸引管、尿管、引流管、心电监护等等。犹如蛛网般缠满全身,患者真正需要未得到满足,凭空又增添了许多痛苦。而老年人到了临终期,事实上医药已无能为力。要在生理和心理的需要上解除痛苦折磨,应该做到细心观察及全方位的关怀。老人这时“接纳”了死亡,多已放弃对生的企求。只有建立临终关怀,让他在温情和慈爱的环境中受到照顾,会出现一种似乎好转的现象。原来预计一周或一个月的寿命,将因环境变化而使他们原来的生命时间得以延长。虽然这只是暂时的现象,然而正是这暂时的好转,却显示了临终关怀心理安慰的惊人力量[1]。

  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爱岗敬业精神

  临终护理不同一般的生活护理。护理人员自身不仅应对临终工作具备不怕脏,不怕累的服务精神,并且要有敏锐的动察力,对垂危老人细心观察其表情神态和心理状况等。这些都要让我们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减轻他的痛苦。

  临终护理能密切护患关系

  安慰是临终关怀的重要方式,也是密切护患关系的一种重要的交流手段,这对互相熟悉,互相需要怃慰的临终者有特定的作用。在安静的临终病房,用动作,眼神表示安慰会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作用,使他们得到亲切感,从而对我们信赖,也放心接受我们的关怀和照顾。

  对临终老人家属的关怀

  在临终医疗护理工作中关心、安慰家属也是十分必要的,因为老人临终前后,总会或多或少给家庭带来经济条件的改变,生活平衡的紊乱,精神支柱的崩溃等许多困扰。临终关怀的建立,满足了家庭的要求,解决了不少家庭住房狭小或家属忙碌上班无法照顾的实际困难,临终关怀团队出于仁爱之心,及时地给予家属的关心和帮助,为临终者提供了一个宁静的场所,使其在肉体和精神病苦减少到最低限度的情况下,安祥地,无怨无憾地走完生命的旅程。

  护理人员要有精湛的技术和专业水平

  临终病房,除了为临终者提供安静的病房、空气清新、通风良好的环境外,每个护理人员均要有精湛的技术和护理专业水平。认真学习常规老年疾病的护理知识,掌握熟练的护理新技术,研究老年心理学,并积极开展生死(亡)教育,让老年人树立起正确的死亡观,消除临终老人对死亡的恐惧心理。乐观地接受临终关怀护理。

  体会小结

  我国对临终关怀起步较慢,但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老龄人口也与日俱增,老人社会和老龄事业也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关心老龄社会,而临终护理是老龄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相信临终关怀事业越来越受到社会和医学界的重视。

  关于临终关怀

  什么是临终关怀

  生老病死,是人类的自然规律。而对于身患绝症或濒临死亡的病人,如何使他们能够正确认识死亡和生命的存在,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减轻痛苦,安度余生,这是医学界乃至全社会面临的新课题。于本世纪60年代出现的一种新型的医疗服务─临终关怀,成为保护生命的重大举措。

  临终关怀,系译自英文的HOSPICECARE。我国大陆与港台的汉译略有差异,香港译文为“善终服务”,台湾译文“安宁照顾”。但其内涵都同出一辙,均指为临终病人及其家属提供全面的照护,包括医疗、护理、心理、精神等方面,以使用权临终病人的生命受到尊重,症状得到控制,心理得以安慰,生命质量午到提高,同时也使患者家属的身心健康得到维护。

  临终关怀是指对生存时间有限(6个月或更少)的患者进行适当的医院或家庭的医疗及护理,以使患者在余下的时间里获得尽可能好的生活质量。

  临终关怀不追求猛烈的、可能给病人增添痛苦的、或无意义的治疗,但要求医务人员以熟练的业务和良好的服务来控制病人的症状。由于监终关怀心然要涉及到各种症状的姑息治疗,所以在肿瘤科领域它和姑息治疗往往是同义语。

  临终关怀不同于安乐死,这即不促进也不延迟病人死亡。其主要任务包括对症治疗、家庭护理、缓解症状、控制疼痛、减轻或消除病人的心理负担和消极情绪。所以临终关怀常由医师、护士、社会工作者、家属、志愿者以及营养学和心理学工作者等多方面人员共同参与。临终关怀和肿瘤预防、治疗一样,是癌症研究中不可忽视的方面。

  通过临终关怀的实践,至少可在以下几个方面为癌症防治工作作出有益的贡献:

  ①研究影响癌症发生与扩散的心理及社会因素;

  ②对癌症病人生活质量的估价;

  ③缓解症状与控制癌症疼痛的措施;

  ④了解病人病危死亡的过程。

  为了实现现代医院的管理目标及处理好病人的临终关怀,需要有相对独立或专门的临终关怀机构,目前国内外已发展起来的几种形式是:

  ①附属于医院的临终关怀;

  ②附属于基层保健网的临终关怀;

  ③社会及家庭护理项目中的临终关怀;

  ④独立的临终关怀机构。

  但无论哪一种,其宗旨与任务是相同的。

  在临终阶段,癌症病人除了生理上的痛苦之外,更重要的是对死亡的恐惧。美国的一位临终关怀专家就认为“人在临死前精神上的痛苦大于肉体上的痛苦”,因此,一定要在控制和减轻患者机体上的痛苦的同时,做好临终患者的心理关怀。

  病人进入濒死阶段时,开始为心理否认期,这时病人往往不承认自己病情的严重,否认自己已病入膏肓,总希望有治疗的奇迹出现以挽救死亡。当病人得知病情确无挽救希望,预感已面临死亡时,就进入了死亡恐惧期,表现为恐惧、烦躁、暴怒。当病人确信死亡已不可避免,而且瞬间即来,此时病人反而沉静地等待死亡的来临,也就进入了接受期。

  一般说来,濒死者的需求可分三个水平:

  ①保存生命;②解除痛苦;③没有痛苦地死去。

  因此,当死亡不可避免时,病人最大的需求是安宁、避免骚扰,亲属随和地陪伴,给予精神安慰和寄托,对美(如花、音乐等)的需要,或者有某些特殊的需要,如写遗嘱,见见最想见的人,等等。病人亲属都要尽量给予病人这些精神上的安慰和照料,使他们无痛苦地度过人生最后时刻。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物质文化生活的提高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癌症对人类生命构成巨大威胁,而患了癌症的人,其生理及心理所受到的打击是难以想象的。

  临终关怀作为一门学科兴起,且以晚期癌症患者为主体,正是适应了这一客观形势,同时也适应了新的医学模式即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一、临终关怀的含义:临终关怀,顾名思义,就是对临终者的关怀,或者说是对“快要死的人”给予关怀,关怀的内容应包括生理、心理及社会各个方面。

  临终关怀的英文是“Hospicecare”,由于历史上的临终关怀活动与现代的临终关怀活动的内容不尽相同,又因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具体情况不同。

  因此,学者们对这一词的译义也不一样,有的译为“招待所”,有的译为“济贫院”,有的译为“死亡医院”,“重危病人医院”、“安宁院”,在香港译为“善终服务”,台湾译为“安宁照顾”,在中国大陆“临终关怀”一词由天津医院临终关怀研究中心提出,经过几年的实践认可及交流。

  “临终关怀”一词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和一种特殊卫生保健服务项目的名词,已被我国大多数学者所接受。

  临终关怀的概念含义有二:

  其一、临终关怀是一种特殊服务,它是对临终病人及其家属所提供的一种全面的照顾,包括医疗、护理、心理和社会等各个方面,其目标在于使临终病人的生命质量得到提高。珍惜有限的人生时光,能够少痛苦,甚至无痛苦地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并使其家属的身心健康得到维护和增强。

  其二、临终关怀是一门以临终病人的生理、心理发展和为临终病人及其家属提供全面照顾的实践规律为研究对象的新兴学科。

  临终关怀又可分为临终医学、临终护理学、临终心理学、临终关怀伦理学、临终关怀社会学、临终关怀管理学等分支学科。

  对临终病人实施临终关怀,其目的在于减轻临终病人的心理负担,其中尤其是解除病人对疼痛及死亡的恐惧和不安,正确认识自己的生命的价值,适应角色的转换,满足病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的需要,使病人能在有限的日子里,在人生的最后岁月中,在充满人性温情的氛围中,安祥、宁静、无痛苦、舒适且有尊严地离开人世,达到更理性,更平静地接受死亡。

  同时,指导家属积极配合医生,在生理、心理及社会需要各方面给予病人帮助和关怀,达到逝者死而无撼,生者问心无愧的目标。

  临终关怀是一项崇高而伟大的人道主义事业,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提高,这一保护生命、光大生命的新学科、新服务必将得到蓬勃发展。

  临终关怀主要内容

  临终关怀是一门涉及医学、护理学、林会学、心理学、伦理学等诸多学科的新兴的交叉学科,但它有其独特的研究对象(即临终病人的生理、心理及照护)和发展规律,其发展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临终关怀作为一种新的医疗服务,弥补现行医疗保健体系忽视临终病人需求的缺陷,符合人道主义精神和人类生命发展的需求,从而使医疗保健体系更趋完美。

  临终关怀作为光大生命、提高生命质量的新型服务,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对症处理疼痛,减轻患者痛苦。常见慢性疾病患者临终前的痛苦主要来自肉体和精神两个方面。临终关怀对躯体疼痛的处理的原则是,以患者无痛苦为目的,基本不控制止痛剂的使用。

  对精神上的痛苦,通过医生、护理人员及家属齐心协力,主动倾听病人诉说,而后根据病人心理状况予以解脱,使其安度余生。

  美化生活环境,慰藉患者心灵。临终作为人生的最后阶段,关怀的目的是实现“优死,安乐”,因而,临终关怀十分注重患者的生活美化,使其在“有生之年”活得更逍遥自在。美化生活环境主要包括:温暖舒适,整洁明亮,气味宜人等诸多方面。

  另外,要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使其适应并接受死亡是生命正常发展过程这一事实,解除心理压力和痛苦,安然祥和地告别人生。

  加强关怀照顾,安抚患者家属。病人临终前后,其亲属也将承受巨大的痛苦和折磨,因此,安抚照顾患者家属同样是临终关怀的工作内容。

  一方面,通过对病人的关怀照顾,使家属的心理得以安慰,另一方面要使家属尽早对病人的病情进展及预后有一个正确的了解和认识,在有充分心理准备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配合医护人员,完成对患者的临终关怀,并共同努力料理后事,从而使病人“善终”,使亲属心慰。

  临终关怀发展中的伦理问题

  1993年香港临终关怀医院-南郎医院定义道:临终关怀是对临终病人和其家属进行的全人护理程式,它涵盖了所有的生理、心理、社会、精神的需要,一直持续到丧亲悲伤阶段。护理的目的是使病人及家属达到最高可能的生命质量,它是由多学科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共同提供的。

  可见,临终关怀包含的主要观念无非是以下5个方面,让我们从这5个方面来详细分析发展临终关怀事业使我们护士所面临的伦理挑战。

  1、尊重生命

  对于护士来说,这一点似乎是我们做好这个职业的基础,应不会存在问题,因为护士就是怀着一颗热爱生命的天使之心救死扶伤的。但是这并不等同于尊重生命。我们顽固地用高科技的呼吸机、起搏器等强拉硬拽着的生命是否值得尊重呢?热爱生命是否就意味着义无反顾地拒绝死亡呢?这是我们实实在在面临的伦理彷徨。完整的生命过程应包括死亡过程,这是不容置疑的客观事实。顾海兵先生指出:在我们的整个科学及教育的体系中,只有生的教育,而没有死的教育;只有优生学而没有优死学;只有计划生育而不计划死亡;只有人生观而没有人死观;只有生的崇高而没有死的光荣。试想,如果没有死亡,人口数量无限制增长,地球资源被吃光用尽,人类还能生存发展吗?因此,死亡的不可避免是人类延续的必要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讲,死亡是伟大的。所以,完整的尊敬生命应包括尊敬死亡。可见,发展临终关怀,对护士传统的思维定式有一个强大的冲击,需要我们彻底更新观念,自觉地进行自我死亡教育。死亡教育是实施临终关怀的一项重要内容,还包括对临终病人及其家属的死亡教育,其目的在于帮助濒死病人克服对死亡的恐惧,学习准备死亡,面对死亡,接受死亡;对临终病人家属进行死亡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他们适应病人病情的变化和死亡,帮助他们缩短悲痛过程,减轻悲痛程度。尊敬死亡是我们迈出的第一步,它属于死亡教育的一部分。

  2、关注护理而非治疗

  护士作为医务人员的一分子,长期以来一直在为救死扶伤辛勤奉献着,一直习惯于和医生合作把病人从疾病中拯救出来。而突然间出现关注护理而非治疗的临终关怀概念,不啻是承认医院对某些疾病无能为力的尴尬,导致对整个医疗职业能力的怀疑,这对以救死扶伤为宗旨的医务人员的心理不可避免地产生一定程度地震撼,可能会导致潜意识里对临终关怀的抵触情绪。虽然说在医疗无能为力的情况下,护理更显示出其独特的主导性,但是突然把护理的地位提高到主导地位,护士往往会感到无所适从。对于临终关怀,护理的重点也从生理上转移到心理、社会、精神等方面,这给护士的理论知识也带来巨大的挑战。要求我们扩大知识面,加强心理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理论学习。而现今的医院又缺乏临床的心理学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使护士在护理过程中遇到无能为力的困难时,投助无门。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加深对社会学、心理学等方面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并能独立有效地运用于临终病人的全心身护理上。

  3、注重生命质量

  生命质量是生命伦理学的一项基本要素,对生命质量进行医学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应用于治疗方案的选择中,这是生命伦理学在医疗实践中的一项具体应用。注重生命质量的提出,无疑反映了护理模式的转变。但遗憾的是,对于生命质量,不同的健康保健人员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不同的定义。而临终关怀又是多学科健康保健人员共同来进行的,所以在工作中往往会产生对病人生命质量各自不同的评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Kleinpell(1991)对生命质量的概念进行了分析,找出了主要特征。但因其涉及到个人的生理、个性、人际关系、社会、心灵等诸多方面因素,因此要全面地评判病人的生命质量,护士必须收集除疾病本身以外的大量资料,这将使护士的工作范围扩大到一个不可能的境地。所以,要使生命质量由理论走向实践,则需要合理地缩小评价范围,使它既有科学性,又有实用性。同时,另一个难点则是:当生命质量的概念作为规范在临床上运用时,必须有一种合理而有效的工具来测量病人的生命质量,要有一个量化的标准。这一系列的问题,对生命质量的可操作性提出了质疑,有待于以后通过科学研究加以解决。再者,对于临终病人,其生命质量相对很低,根据David Hume的功利主义伦理理论,根本没有必要把宝贵的资源花费在毫无恢复希望的临终病人身上。在现今医疗保健资源相对不足的形势下,这种伦理观念有相当大的吸引力。

  4、尊重死亡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因此不加速也不延迟死亡

  这一概念和现今的研究热点安乐死有某些不同。不论是主动安乐死还是被动安乐死,都有加速死亡的倾向。而临终关怀却提出不延缓、不加速。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伦理问题。但亦有学者认为安乐死应属于临终关怀范畴之内,且仅为临终关怀的一小部分。

  5、协助病人安静地、有尊严地死去;去者能善终,留者能善留

  病人安静地、有尊严地死去,是临终关怀的结果,但不是终点。古语曰:死者何辜,生者何堪?对所爱的人的死去,我们由震惊而哀恸、绝望,对已故者的感觉由悲转怒,进而出现抑郁等强烈过度的哀伤。在中国现今缺乏社会工作者的情况下,丧亲辅导的任务就落到了护士身上。长期以来,我们往往只单纯注重护士的职业道德的培养,要有爱心、同情心,却忽略了对抚慰的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当你面对悲痛欲绝的家属时,仅仅有同情心是同样无能为力的。由此看来,丧亲抚导的课程培训是势在必行的。综上所述,可见发展临终关怀所面临的伦理问题,相当尖锐而发人深省。

  在中国推进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任重而道远。但人们已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在社会卫生保健体系中应该包括3个相互关联的基本组成部分,即:预防、治疗、临终关怀。无病则防,有病则治,治不好则临终关怀。

  护士作为发展临终关怀事业的主力军,担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让我们用原卫生部部长陈敏章在首届东西方临终关怀国际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致辞来共勉吧:对临终病人的完善照护,不仅体现对人的尊严的维护,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家庭和单位的负担,也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一部分内容,是一种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善举。

  临终病人在临终前的心理要求

  除了在初闻临终讯息时所提到的心理支持外,临终病人在临终前大致还会有下述的心理需求:

  一、希望维持自己形象的完整,认为自己的形象如果不能像往常一样,就会影响到自己被对待的方式,也会影响到病人对自己的肯定,因此维持自己形象的完整不但是自己自尊的来源,也是让他人尊重的依据;

  二、强烈的失落感导致强烈的需求感,病人会认为自己过去所拥有的财富、事业、家庭、朋友,都会因着死亡的来临而消失不见,这种强烈的被剥夺的体会,让病人觉得人生在世最后终究一场空,而产生强烈的失落感,在失落的同时,病人对人间一切便产生难以割舍的执着与爱恋,所以有时会让家人感到过度的感情压力;

  三、孤独产生的关怀需求,虽然病人有时会有静一静的想法,不过基本上病人并不希望这种静一静被误解为喜欢孤独的反应,事实上病人十分担心陷入孤独当中被家人遗弃,只是心中又不想因为害怕孤独而造成家人情感上的负担与不舍,这种又想又怕的反应是家人在提供爱心的支持与关怀时应特别注意的地方;

  四、不希望生病而成为家人的负担,因为病人本身原先有他自己的独立自主性,也有他自己的贡献价值所在,当然不希望由于生病就成为家人的负担,完全失去自己的自主能力,这时家人就必须从照顾的想法、方式到行动,想办法让病人产生参与感并介入其中,这样病人才能重新自我肯定,积极实践自己的生活。

  临终患者心理反应及护理对策

  (1)否认期

  患者表现不承认自己患了绝症或病情已恶化,认为可能是医生错误诊断,企图逃避现实。患者焦虑急躁、心神不定、要求复查、少数者有自杀行为。对策:不将病情全部揭穿,以保持患者心中一点希望,逐步适应现存事实。争取家属的合作,密切观察以防不幸事件发生。

  (2)愤怒期

  患者表现为已知病情,但不能理解,气愤命运捉弄自己和将失去的健康与生命。他痛苦、怨恨、常以谩驾或破坏性行为向家属或照顾者发泄内心之不满。对策:提供时间和空间让患者自由表达或发泄内心之痛苦和不满,必要时适当应用镇静剂,制止和防卫患者的破坏性行为。

  (3)协议期

  患者表现为:承认已存在事实,不再怨天尤人,而是不断提出要求、期待好的治疗效果。他对过去错误行为表示悔恨,请求宽恕。对策:对患者的种种协议或乞求,可采取适度的欺骗方法,做出积极治疗与护理的恣态,在生活上给予更多的关心与体贴。

  (4)抑郁期

  患者表现为忆认识自己的病治疗无望,身体日益衰弱、痛苦日渐增长,并消沉、低落和绝望,急于向家人交代后事,愿亲人守候。对策:鼓励和关心患者,解决实际问题,尽量带去快乐,增加其希望感。

  (5)接受期

  患者表现为感到已完成人生一切,重要事情已安排妥当。他对死亡不再恐惧和悲伤,情绪变得平静和安详。对策:提供安静、整洁、舒适的环境和气氛,帮助患者了却未竟的心愿和事情,让家属多陪伴患者和参与护理,使患者心灵得到慰藉。

  以上5个阶段不一定按顺序发展,有时交错、有时缺如。各个阶段时间长短也不同。我国学者临床观察发现,由于中国传统文件影响,临终患者否认期前存在回避期,即患者和家属均知真情,却彼此隐瞒、故意回避。对策:采取相应的回避态度,不急于真实病情告诉患者,可寻找机会用暗示方法慢慢渗透,甚至有的患者需要一直回避至最后。

  现代死亡特征与临终关怀的目的对于现代死亡总结出三个显著特征:

  1.死亡过程的延长:100年前人类死亡的主要疾病是急性热性病,如鼠疫、天花、结核、肺炎,很快就死去了,所以死亡过程很短,然而100年后的今天,疾病谱发生了明显的转变,死亡的主要疾病是肿瘤、心脑血管病、肺炎,这些都是馒性病,病人得病后的死亡过程延长了,其结果造成了社会上的濒死病人数量要比100年前多得多,病人的死亡过程减缓,故需要临终照顾的病人亦越来越多。

  2.死亡制度化:在100年前人们患了病很少住医院,而是住在家里,受到家属的照顾,病人的家属会尽最大努力给予照顾。现在不同了,很多病人是死在医院里,只有少数死在家里。他们在医院里得到的不是给予濒死者的照顾,而是接受检查、诊断、治疗,对临终病人很少给予照护,更不知道在什么情况下终止病人的生命,所以在延长生命方面,选择了很多人工的方法、手段,正是这些方法和手段给一些濒临死亡病人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痛苦。

  3.死亡世俗化:在几百年以前,很多人都有一些宗教信仰,在西方世界,很多人信仰基督教,按照他们的死亡观,他们相信人死后可以上天堂或下地狱。

  在中国古代,有很多人则相信死亡轮回学说,过去人们有各种各样的死亡观,但这些观念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认为人死后生命还继续存在,只有形式不同。

  现在很多人虽然不信仰宗教,但同时也缺乏正确的死亡观念,他们既不了解生命的意义,也不知道死亡的意义。

  在现代社会,死亡变得越来越困难。只有那些关心死亡、了解死亡的人,才能有计划地安排自己的生命,才能知道如何使病患及家庭得到好的照顾,令其有尊严地走完人生旅程。广大医护工作者开始考虑能否找到其他的方式为临终病人提供更好的服务,控制疼痛,使临终病人能更舒适一些,解除他们身体和精神上的痛苦。这样在医学领域里就出现与发展了临终关怀服务。

  其临终关怀的目的:

  ①为临终病人提供选择死亡的地方,减少肉体的疼痛,给予最舒适的服务和照顾。

  ②提供专门为姑息照顾而设计的结构,辅助末期病人和垂危病患接纳临终的事实,安祥地走完人生最后一程。

  ③提供一种神圣的模式,给予患者身、心、灵的关怀,包括身体方面:增进舒适,减轻痛苦。

  心理方面:协助病患与家属度过濒死的过程,接受疾病与死亡,家人互动关系,面对死亡恐惧事实;遗族辅导等。

  心灵方面:获得内心平安,灵魂的救赎等。

  医院是以抢救和治疗为目的,而很多病人本来已没有治疗效果了。临终关怀服务,对垂死的病人照顾的重点是在人生的最后阶段,如何提供一个安适、有意义、有尊严的生活,减轻痛苦,享受余晖。

  临终关怀服务的主要工作

  (1)疼痛控制 许多调查资料表明,有70%以上晚期肿瘤或疾病末期的临终患者主诉疼痛。疼痛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和绝望感。

  世界卫生组织(WTO)早已将控制疼痛提到重要位置并建议采用三麻醉性镇痛剂提高镇痛效果:

  第一步:给非麻醉性镇痛剂,如阿司匹林类;

  第二步:给弱麻醉性镇痛剂,如可待因等;

  第三步:给弱麻醉性镇痛剂,如吗啡、哌替啶等。专家们强调镇痛剂的正确使用,注意选择给药时间与途径,用药品种与剂理和患者耐受性等。某些非药物方法也可取得一定的镇痛交果,如松驰术、音乐疗法、生物反馈、外周神经阻断、针刺疗法等。

  临床表现,控制疼痛的最大障碍是恐惧和疼痛。因此,照顾者通过有效交流,用同情、安慰、鼓励和分散注意力等方法消除患者疼痛恐惧感,提高其疼痛阈值也很重要。

  (2)解决基本生理需要保证营养

  遵照患者饮食习惯,提供家庭式餐饮,少食多餐,调剂花样,辅以助消化药或必要时给予鼻饲、胃肠外高营养等方法均有益于临终患者的基础营养需要。

  (3)缓解症状

  如呼吸困难是临终患者的严重症状,给予整洁的环境,低浓度低流量吸氧,雾化吸入、人工辅助呼吸及必要时的气管切开均有助于缓解呼吸困难。

  (4)控制排泄紊乱

  便秘或腹泻、尿潴留或尿失禁常给临终患者带来很大痛苦。尽早采取预防措施和解决办法改善其临终生活质量。

  (5)做好皮肤护理

  临终患者衰退竭的体质和长期卧床极易导致褥疮发生。保证定时擦洗,每天按摩受压处、采用各种皮肤保护等方法有利于降低褥疮发生率或减轻损害程度。

  (6)做好心理疏导针对临终者心理、行为特征和个体差异,帮助他们从对死亡的恐惧与不安中解脱出来,建立相对良好的心理状态,是临终关怀服务的重要内容。

  其心理疏导的基本原则是,工作人员要有高度的同情心和亲切感,了解和理解患者心理,鼓励患者说出内心的忧虑和苦恼。

  同时,要以良好的态度、语言、表情和行为去影响和改变患者的心理情绪;帮助患者解决实际问题,如身体、家庭、经济等方面的困扰,并主动取得亲朋友好友和全体家属的配合,共同积极参与心理疏导工作。

  (7)关怀家属

  随着临终关怀的深主发展,对临终患者家属心理状态研究和关怀安抚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关怀家属现已成为临终关怀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什么是临终心理?

  医学心理学家认为,当人身患绝症,并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时,心理的发展可分为5个阶段。

  怀疑和否定期

  “我不会死的!“正是此期病人的心理状态,从而表现出对医生的不满和怀疑,这种否定情绪可暂时免除其对死亡的忧郁感。

  忿恨期

  一旦病人得知死亡已不可避免时,烦躁不安、无端生气,攻击和敌意是此期突出的行为表现。此时,应耐心帮助病人,疏导其情绪。

  自责期

  随着对死亡不可避免的承认,病人情绪反复,喜怒无常。喜欢回顾往事,责怪或追悔早年的错误,感到还有许多事情要做,如希望看到子女完婚、孙子出世等。

  抑郁期

  病人的感觉和反应迟钝,抑郁寡言,长吁短叹,对任何事物麻木不仁。这时若极力劝慰病人,往往适得其反,引起逆反心理,甚至导致精神病发作。

  绝望期

  病人静静地等待死神的降临,惧怕孤独但不愿吵闹,情绪趋于平和甚至有欣快感。多数人不愿死在异乡或医院里,希望回到家中与亲人厮守在一起。

  音乐治疗与临终关怀

  音乐治疗虽已广被应用,但因这些研究中的科学严谨度各异,且仅有少数研究使用长期的追踪评估;因此,当引用这些结论时需特别注意。即便如此,在临床上除了用来调适压力之外,音乐治疗至少已被应用在下列状况:

  一、减轻因医疗程序引发的焦虑;

  二、调适综合医院病人的情绪;

  三、减少加护病房病人的并发症;

  四、减少怀孕的焦虑与纷娩的疼痛;

  五、减轻小儿科病人与新生儿的不安;

  六、减少接受手术病人的焦虑与不安;

  七、当做牙科病人的“听觉止痛剂”;

  八、减轻癌症病人与临终病人的不安与焦虑。

  不管病因为何,临终病人所不得不面对的煎熬与痛苦是其它时候所无法比拟的;但是在临终关怀的工作中,需要协助的其实不是最痛苦的病人而已!现今的心身医学(psych osomatic medicine)研究,更强调病人家属、甚至癌症或安宁病房中的工作人员的心理反应与生理压力,也都值得我们投与适度地关注与照料。

  从一开始被诊断罹患绝症之际,病人无可避免的必须经历一连串的情绪反应。每个病人的情绪反应依个人的出身背景、教育程度、与社经阶层的不同而不尽相同,但无疑的都是非常强烈与难以忍受、或甚与他人难以沟通的。

  这个时候的音乐治疗能够让病人:陪伴病人,以一种有尊严与满足的方式渡过生命的最後历程;减少因疾病或医疗过程带来的并发症与不适;建立新的或重启旧有的沟通管道。也就是说,音乐治疗虽然不能改变疾病的历程,但却是一种很具效用的辅助治疗法。

  对于必须身兼照顾者与被照顾者的病人家属来说,他们也不免会有类似於病人的种种反应,但是却时常不得不把自己的各种生理、心理需求,放在第二顺位、或甚至就整个牺牲掉了;而他们常持的理由则是,为了不让病人担忧或增加病人的负担。殊不知无论是因沟通不良或不沟通导致的不信任与猜忌,或显现出来的过度的身心障碍,都有使情况变得更为复杂与棘手。在照会精神医疗(consultation-liasion psychiatry)工作中,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

  面临这类状况时,有效的音乐治疗可以帮助家属:舒解过度的身心压力,以能用较为平静与理性的方式来协助病人与自己的适应;

  调适因生离死别(bereavement)所引发的伤恸(grief)反应。

  癌症病房或安宁病房的工作压力,事实上是远大於其它的医疗单位的。有些新进的工作人员会因为适应不良而求去,或以情感隔离(emotional isolation)等的自我防卫方式,来面对不断而来的强烈情感冲击。

  处在这般极端的工作环境之中时,音乐治疗的概念与技巧能够缓和病房环境(milieu)的负面气氛,可以提升工作人员的士气,让工作人员得以在不受太多情绪干扰之下,充分发挥专业技能,帮助病人与家属均能以最平和的态度与准备,共同渡过无可逃避的最终之旅。

  瘤病人四种常见心理问题不容忽视

  肿瘤病人有4种常见心理问题。

  角色紊乱

  一个人得了病,就迫使他由一个常态社会角色转换成病人的角色。于保法介绍说:“在临床实践中,许多病人不愿意接受这样的角色,使自己担负的角色发生冲突。对事业的责任感,对家庭的眷恋,对所患疾病的担心,使病人产生恐惧、焦虑。” 退化和依赖

  出于对疾病的担心,病人在行为上产生退化。自己能做的也要让家人做,过分依赖其家属。

  焦虑

  焦虑是对恐惧的自然反应,是多数病人在疾病过程的体验。“恐惧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除,会发展为无法克制的焦虑,如心悸出汗、失眠、头痛、眩晕等。病人往往对行为失去控制,容易激动,缺乏耐心,发脾气,自责和谴责他人。”于保法指出,焦虑的程度与个人的心理素质、受教育程度、生活体验以及应对能力有关。

  抑郁

  “抑郁可导致食欲降低,睡眠障碍,抑郁反应的强度与个人的心理素质有关,对外界反应不敏感的个体比较容易产生抑郁。”于保法介绍说,“如果焦虑、恐惧得不到及时解除,持续时间过长,易造成抑郁。家庭负担重、长时间得不到家人的关怀,缺乏良好的社会人际交往关系,负面情绪得不到及时地宣泄也能加重抑郁程度。”

  临终关怀学与生活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09生信 唐国梅

  不得不说的是在上大学之前从来没有听说过临终关怀学,直到大一下学期开始有选修课才第一次听说。那时候总也想不明白这门课程会讲些什么内容,听着名字还挺“惊悚”的,没选。宿舍里有同学选了这门课,回来给我们讲了上课内容,涵盖的内容很广也很有用,就想着自己也一定要选这门课,就听听老师讲故事也是很好的。所以这学期很高兴选上了这门课。

  临终关怀(hospitalpice),顾名思义,是指对生存时间有限(6个月或更少)的患者进行适当的医院或家庭的医疗及护理,以减轻其疾病的症状、延缓疾病发展的医疗护理。临终关怀不追求猛烈的、可能给病人增添痛苦的、或无意义的治疗,但要求医务人员以熟练的业务和良好的服务来控制病人的症状。临终关怀是近代医学领域中新兴的一门边缘性交叉学科,是社会的需求和人类文明发展的标志。就世界范围而言,它的出现只有二三十年的时间。临终关怀分为身关怀,即透过医护人员及家属之照顾减轻病痛,再配 合天然健康饮食提升身体能量;心关怀,即透过理念之建立减轻恐惧、不安、焦虑、埋 怨、牵挂等心理,令其安心、宽心、并对未来世界(指死后)充满希望及信心;道业关怀(或灵性关怀),即回顾人生寻求生命意义或多半透过宗教学说及方式建立生命价值观,如永生、升天堂、往西方极乐世界等。

  临终关怀目标是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通过消除或减轻病痛与其他生理症状,排解心理问题和精神烦恐,令病人内心宁静地面对死亡。同时,临终关怀还能够帮助病患家人承担一些劳累与压力。临终关怀不同于安乐死,这即不促进也不延迟病人死亡。其主要任务包括对症治疗、家庭护理、缓解症状、控制疼痛、减轻或消除病人的心理负担和消极情绪。所以临终关怀常由医师、护士、社会工作者、家属、志愿者以及营养学和心理学工作者等多方面人员共同参与。

  在临终阶段,癌症病人除了生理上的痛苦之外,更重要的是对死亡的恐惧。美国的一位临终关怀专家就认为“人在临死前精神上的痛苦大于肉体上的痛苦”,因此,一定要在控制和减轻患者机体上的痛苦的同时,做好临终患者的心理关怀。

  病人进入濒死阶段时,开始为心理否认期,这时病人往往不承认自己病情的严重,否认自己已病入膏肓,总希望有治疗的奇迹出现以挽救死亡。当病人得知病情确无挽救希望,预感已面临死亡时,就进入了死亡恐惧期,表现为恐惧、烦躁、暴怒。当病人确信死亡已不可避免,而且瞬间即来,此时病人反而沉静地等待死亡的来临,也就进入了接受期。一般说来,濒死者的需求可分三个水平:①保存生命;②解除痛苦;③没有痛苦地死去。因此,当死亡不可避免时,病人最大的需求是安宁、避免骚扰,亲属随和地陪伴,给予精神安慰和寄托,对美(如花、音乐等)的需要,或者有某些特殊的需要,如写遗嘱,见见最想见的人,等等。病人亲属都要尽量给予病人这些精神上的安慰和照料,使他们无痛苦地度过人生最后时刻。

  临终关怀(Hospice)运动始于英国的圣克里斯多费医院。50年年代,英国护士桑德斯(CicellSaunders)在她长期从事的晚期肿瘤医院中,目睹垂危病人的痛苦,决心改变这一状况。1976年她创办了世界著名的临终关怀机构(ST.Christophers'Hospice),使垂危病人在人生旅途的最后一段过程得到需要的满足和舒适的照顾,“点燃了临终关怀运动的灯塔”。最后,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开展了临终关怀服务实践和理论研究,70年代后期,临终关怀传入美国,80年代后期被引入中国。

  在中国,“临终关怀”一词的正式应用,始于1988年天津医学院临终关怀研究中心的建立。1988年7月15日,美籍华人黄天中博士与天津医学院院长吴咸中教授以崔以泰副院长合作,共同创建了我国第一个临终关怀研究机构——天津医学院临终关怀研究中心。目前,我国临终关怀临床实践服务已进入一个全面发展阶段。现在我国大约有100多家临终关怀机构,几千位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员。医科院校和卫生职工医学院的临床医学专业、护理专业、公共卫生专业、全科医师专业、在职医生、护士的继续教育系列中亦开设了临终关怀课程。临终关怀事业无论在中国大陆、香港或是台湾,也必取得更大的进展。更多的护理人员将充分发挥爱心与技能投入并从事到这一新的护理领域中来。

  但是,我们可以看到临终关怀在我国的推广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1传统死亡伦理观的影响

  临终关怀在我国实践中受阻首先碰到的问题是大众固守的传统死亡伦理观。在中国,一谈到“临终”二字,往往认为是生命即将消失,死亡的降临是对人的彻底毁灭,死亡是极力回避和忌讳的字眼,伦理观念上把死亡看作是最大的“恶”,所以面对临终关怀活动,国人从概念上就会拒斥,这其实反映出中国大众整体死亡态度为“重生忌死”。笔者在安徽中医学院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组对此问题设计过问卷,其中对问题“您酬尺遥远的死亡问题一A有过思考;B从未思考过;C不愿思考;D忌讳思考”进行随树由取568人调查时,数据显示选择B, C.D的答案占到52%,之所以有这种情况,折射出把死亡价值看作是最大的“恶”仍然左右我们的思想,也就是传统“忌死”文化观还在起着强大的作用,因而临终关坏受到排斥。

  1.2传统“孝”道观的影响

  临终关怀在我国推行艰难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很多人认为它是违背“孝”道观的。临终关怀在西方操作上一般是把临终患者送到专门的医院或科室,进行舒缓治疗和关爱,使患者在医院或临终关怀科室里走完人生最后时一光。这样给人的印象仿佛是当老人即将临终时,家人或亲属把老人送到外面,然后撒手不管,在中国人看来这是违背了传统“孝”道观的。传统“孝”道观要求子女在老人即将谢世时必须床前守护,方可显示孝心。

  1.3传统医道观的影响

  临终关怀在现实推广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就是医护人员面对临终患者的无意识。这种无意识表现为医护人员对生命无法逆转患者的救治还是按照传统的救治方式来进行,总是设法使用现代医学技术和药物来延缓患者的无谓生命,至于用“关注护理而非治疗”的临终关怀理念来指导医疗实践,医护人员往往是措手不及,认为这样做是与医学坚持的传统医道观一一救死扶伤有悖的。面对我们目前的情况,为了让临终关怀学可以在不久的将来走进千家万户,为更多的人们服务,我们应该做的是2.1颠覆死亡是最大“恶”的观念

  开展临终关怀首先要颠覆死亡是最大“恶”的观念,而这种观念受着深层伦理文化影响,认识死亡必须回归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来解读。一般来说,生死是自然生理现象,本没有伦理评价的意义。但由于它关涉人生的两个终极问题,对它们的考量反映了人们对生命意义的把握以及形成行动的指导,这时人们对其探求就赋予了伦理意义。中国传统文化中始终占据主流趋势的是儒家文化思想,儒家文化对待生死考量上,由于一味重视“生”的价值,忽略了对“死”的价值认识,甚至是排斥思考死亡的意义,以至于形成一种民族心理文化定式一一“重生忌死”。儒家思想发展脉络清晰呈现出这一点,我们知道自从孔子提出“未知生,焉知死”开始,就奠定了传统思想中“重生忌死”的生死文化基调,“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更把“生”的意义规约在“仁”的范畴之下,“生”的意义变成了对道德的追求。孟子也有“夭寿不贰,修身以侯之,所以立命也。”就是看到了生死有别,强调通过道德修养来延长“生”的长度。其实都反映出传统思想着重于“生”的价值探讨,赋予“生”有积极意义,而缺少了对死亡价值意义的探求。这在现实中也确实是这样,因为死亡给人的表象就是一切现实的消逝,是对所有现存的彻底毁灭,“生死两茫茫|”、“死去元知万事空”等都是对死亡价值的消极认识表现,因而死亡被认为是最大的“恶”,人们因此过分贪恋生而不愿去思考死。这种生死观对临终关怀的推行产生了巨大的阻碍。

  改变这种现状,要对死亡价值进行再认识,也就是对死亡是最大的“恶”的观念进行颠覆。伦理学上的“恶”其实就是对行为或事物存在的价值以否定的评价,或称为其与客观“应然”的相悖,按照黑格尔的意思就是“恶即是它与客观实在的不同。”按照这种思路来看待死亡的存在可以发现,死亡其实不能被看作最大的恶,因为它是与自然的符合并且也有着终极的价值意义。首先死亡是自然安排而无法逃越的现象,以自然观来看这是符合自然伦理的,也就是死亡是自然规律,顺其自然发生的事物不应从恶的角度来评价。相反在某种意义上我们甚至要积极看待死亡的价值,比如古罗马思想家西塞罗早就有这样的思想,“老年时的死亡是成熟后的自然现象。我认为,接近死亡的‘成熟’阶段非常可爱。越接近死亡,我越觉得,我好像是经历了一段很长的旅程,最后见到了陆地,我乘坐的船就要在我的故乡的港口靠岸了”其次死亡的存在是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发展的机制是新陈代谢,也就是新的事物的出生必然有陈旧事物的消亡,社会以此来达到平衡,才能发展。死亡是社会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社会的动力系统,丧失了死亡也就无所谓发展,因此死亡现象具有维护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价值。再次死亡的存在是人完善的需要。人的一生包括生死两端,生与死是人生必须思考的两大问题,有死亡的存在,它会时刻警醒着人们对“生”的珍视,所以人们才会在有限的生存时间里奋进。丧失了死亡存在的人生,也就是对死亡不去思考的人生其实是麻木的存在,也就会没有目的意义的生存。只有死亡才是敲打人前进的最好武器,死亡在促进人完善方面也有最高价值。当然改变死亡观认识不是简单的说教可以完成的,但理论认识上的准备是必须的,接下去的任务是我们国家应该像西方一样,尽快开展全民死亡观教育,营造积极看待死亡价值的氛围,更应该宣传儒家文化思想外的一些超越认识死亡的思想,消解对死亡恐惧的心理。死亡价值观的改变才能使大众接受临终关怀这一事物。

  要让临终关怀学在中国更好地推广,不久的将来走进千家万户,为更多的人们服务,我3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2.2摒弃临终关怀有悖“孝道”的观念

  我们知道中国几千年来就是一个伦理型文化国度,伦理在维系国家发展和家庭延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孝”在其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孝”一开始就是作为至要德性被认知的,《孝经》有“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把“孝”上升为衍生一切善性的根基。孔子更有“夫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从而把“孝”凝固为贯通天地的要德以及人间的道德法则,“孝”成为检视和评判行为的标准。传统社会中,“孝”主要以家庭伦理和社会伦理的功能来表现,它是调节家庭和社会关系中不可随意违背的天理。众所周知,传统中国是农耕文化为主,这就要求形成以血缘关系的家庭单位来协作劳动,为了维系家庭的延续,使劳作不至于因缺乏劳动力而停止,生育后代来传宗接代成为晚辈必须尽的责任,并且上升为“孝”的要求,“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当然,孝道观在家庭伦理中的意义要求作为晚辈不仅仅完成族的延续,更重要的是必须服从长辈和奉养长辈,因为晚辈“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并且“三年而免于父母之怀”,这就要求晚辈在长辈老年时要在跟前赡养老人直到老人去世,甚至在老人去世后也要在坟前守上三年,《论语》中即有“父母在,不能远游”、“孝始于事亲”等,以此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情而显示“孝道”。“孝”成为传统中国人在家庭以及社会生活中最核心的伦理基础。

  那么临终关怀是不是违背孝道观呢?其实要把临终关怀要义理解清楚,临终关怀在西方最早产生的原因是临终关怀先行者看到临终患者要么是受到过度的医疗救治,要么是在家庭里不能得到应有的护理,患者不仅要忍受躯体的折磨,更主要是心灵的痛苦不能去除,从而不能有尊严、幸福地走完人生,对待临终患者往往是过多关注“生”的救治而忽视了“死”的照护,所以提倡成立专门的临终护理机构,用伦理关怀来对患者短暂的最后时光进行“身、心、灵”的关爱。这其实是不违背孝道的,孔子曾有“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十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这就把传统“孝道”内涵表征为不仅仅是能给亲人吃好穿好就是“孝”了,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对亲人的挂念和尊重,考虑如何使老年人在精神上感到幸福和尊严,“孝”应是一种心里的敬仰反映。那么现在我们在老年人面前怎么才算上“孝”呢?现在中国家庭结构正在发生改变,即“四二一”家庭结构的形成,传统尽“孝”基础的丧失要求我们对“孝”的观念进行重新认识,不是说把老人放在眼前亲自照护,能够吃好、住好就是“孝”。现实中对于一对夫妇要供养四位或更多的老人,为每位老人的去世而在床前尽“孝”或老人去世后要守“孝”三年现在己经不大现实,家庭照护老人的方式可以说己经呈现出不能承载现实状况的重压。把临终老年送入临终关怀的医疗机构,让他们在那里得到充分的照护,其实对老人可以接受到家庭中不能完成的照护,这并不与“孝道”相悖。其实质只不过是把家庭照护转移到社会机构来进行的方式上的转变。

  2.3去除医“死”违背“医道”的观念

  顺利开展临终关怀,作为临终关怀主要实施者医护人员的认识观念也要澄清,也就是面对临终患者,医护人员采取的舒缓照护方式违背医道吗? 我们知道,现代医学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能够对生命终极的两端“生、死”进行干预,或制造“生”(代孕、克隆人)、或延迟“死”(当然很多状况下,是以过度医疗延缓无价值生命的长度)。不可否认,医学的发展为人类生命健康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医道的问题更显突出。临终关怀的首倡者桑德斯就曾说过:“垂死病人往往被迫在医院病床卜度过最后一段日子,身上插满了管子,并与家人隔绝。他们亦很少得到医务人员的关心和照顾。”罗斯博士也曾说:“他(垂死病人)可能迫切需要得到休息、宁静、尊严。但他得到的是输血、输液、心脏机或气管切口术。”这都是医务人员在传统医道坚守下把医学使命狭窄化的结果。

  人的生命阶段包括生和死两个阶段,疾病和死亡都是生命的组成部分,是我们无法改变的。必须承认,医学技术面对自然的死亡现象是无能为力的,虽然它可以干预死亡进程,但却无法最终战胜死亡,医学使命面对必然的死亡不是使生命灰烬在闪烁,而是考虑如何使生命之火在最后阶段燃烧得最旺盛。也就是医学不能单纯靠技术来延缓生命,把患者阻挡在死亡的门槛上,而是考虑如何使患者死得有尊严和幸福。这样医学的全部使命可以理解为:不但要看护“生”也要看护“死”。所以,当面对临终患者时,医学的职责不是用现有高科技来无谓延缓患者的生命,延缓患者的生命长度可以说就是延缓患者的痛苦,而此时患者最需要的不是医疗技术的过度使用,需要的是医学如何应用来减轻患者心灵的痛苦,也就是使患者在余下时光如何过的尊严和幸福,所以医学目光触及到如何照顾临终患者“死”是符合医道的。由此可见,医务人员传统医道观的拓展是临终关怀顺利开展的重要环。

  临终关怀学与生活关系密切,它体现了社会对人们的人文关怀,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经过实践证明,临终关怀对于人们生命最后阶段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目前在我国,面对死亡问题,大家都还比较隐晦,还没有办法完全接受这样一种临终的关怀方式。对此,2007年在湖北成立的无国界社工慈宁服务处的负责人林玉敏还是充满了信心,尽管在做临终关怀服务的过程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她仍然相信可以找到中国人普遍接受的临终关怀方式,并为此而不断努力。

  我相信,不久的将来,临终关怀会走进千家万户,用它的人文关怀方式让面对死亡的人能够更加坦然,了无遗憾。让临终关怀给人们的生命画上一个完美的记号,让逝者安息,生者更加珍惜。

  在此,非常感谢老师一学期来给我们讲的精彩课程,让我在其中受益匪浅,谢谢!

  学习临终关怀后的感想

  医学检验学院

  单丽

  2011081201

  从开校到现在,临终关怀这门课已经上了十六周了,虽说是选修课,但我却从课堂上学到了许多东西。不仅仅是关于临终关怀方面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对生命和死亡有了新的认识。

  上临终关怀这门课之前,我对它没什么概念,只是偶尔听到这个名词,但也没有过多的关注。选了这门课后,对临终关怀才有了一些了解。临终关怀是指对生存时间有限(6个月或更少)的患者进行适当的医院或家庭的医疗及护理,以减轻其疾病的症状、延缓疾病发展的医疗护理。临终关怀不追求猛烈的、可能给病人增添痛苦的、或无意义的治疗,但要求医务人员以熟练的业务和良好的服务来控制病人的症状。对于癌症末期患者,治疗大多不会再见效,相反只会令他们的性命延长,从而使他们饱受更多痛苦。因为物理上的治疗已经无法再有效果,所以便发明出临终关怀的治疗方法。临终关怀内容包括身关怀、心关怀、道业关怀。身关怀是指透过医护人员及家属之照顾减轻病痛,再配 合天然健康饮食提升身体能量。心关怀是透过理念之建立减轻恐惧、不安、焦虑、埋 怨、牵挂等心理,令其安心、宽心、并对未来世界充满希望及信心。道业关怀指回顾人生寻求生命意义或多半透过宗教学说及方式建立生命价值观,如永生、升天堂等。

  一些快要逝世的人及他们的家人总会存在一定的恐慌心理。其实这是正常现象,任何一个人,当他面对死亡时,总会有恐惧心理的。而临终关怀就是减轻病人的恐惧心理,让他们带着一颗平静的心静静的离开世界。

  病人进入濒死阶段时,开始为心理否认期,这时病人往往不承认自己病情的严重,否认自己已病入膏肓,总希望有治疗的奇迹出现以挽救死亡。当病人得知病情确无挽救希望,预感已面临死亡时,就进入了死亡恐惧期,表现为恐惧、烦躁、暴怒。当病人确信死亡已不可避免,而且瞬间即来,此时病人反而沉静地等待死亡的来临,也就进入了接受期。当死亡不可避免时,病人最大的需求是安宁、避免骚扰,亲属随和地陪伴,给予精神安慰和寄托,对美(如花、音乐等)的需要,或者有某些特殊的需要,如写遗嘱,见见最想见的人,等等。病人亲属都要尽量给予病人这些精神上的安慰和照料,使他们无痛苦地度过人生最后时刻。临终关怀目的便是通过消除或减轻病痛与其他生理症状,排解心理问题和精神烦恐,令病人内心宁静地面对死亡,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同时,临终关怀还能够帮助病患家人承担一些劳累与压力。

  对临终病人来讲,治愈希望已变得十分渺茫,他们更加渴望别人的关怀和尊重,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感受到大家还没有抛弃自己。

  处于临终关怀的患者,最需要的是身体舒适、控制疼痛、生活护理和心理支持,因此,目标以由治疗为主转为对症处理和护理照顾为主。患者尽管处于临终关怀阶段,但个人尊严不应该因生命活力降低而递减,个人权利也不可因身体衰竭而被剥夺,只要未进入昏迷阶段,仍具有思想和感情,医护人员应维护和支持其个人权利;如保留个人隐私和自己的生活方式,参与医疗护理方案的制定,选择死亡方式等。学习临终关怀之前片,我片面地认为临终就是等待死亡,生活已没有价值,病人也变得消沉,对周围的一切失去兴趣。其实不单是我,还有许多人甚至有的医护人员也这样认为。并且一些医护人员表现出面孔冷漠,态度、语言生硬,操作粗鲁,不知该如何面对患者。临终关怀则认为:临终也是生活,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生活,所以正确认识和尊重病人最后生活的价值,提高其生活质量是对临终病人最有效的服务。

  在临终关怀这门课程中,我学到了很多关于临终关怀的方法,就像临终关怀里最重要的,沟通。沟通时一门学问,与人沟通也不是一件信手拈来的事情,尤其是与临终病人的沟通,更是需要很多技巧与方式。临终病人由于疾病的折磨,极易产生悲观、恐惧、绝望、自暴自弃的心理。但是他们对亲人的依恋和对生活的留恋,使得他们的情绪变化异常,极不稳定,求生的欲望使得他们心理异常脆弱,并且更加依赖医护人员,这就要求护理人员更应该尽职尽责,一丝不苟,细心观察,精心护理,做到语言文明,态度和蔼,耐心解答,及时给予心理援助和疏导工作,使其乐观面对现实。众所周知,精神因素与病情变化密切相关。精神开朗、豁达、乐观、向上的病人,其痛苦程度就轻一些;反之,整天闷闷不乐,忧郁寡欢,没有与疾病作斗争精神的人,病情恶化的速度就要快一些。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治疗获得成功而长期生存的患者现身说法,以减轻临终患者的恐惧和消极心理;引导病人回忆年轻时代创业中的欢乐;与病人一同品尝成功的愉悦等多种方式,帮助他们在绝望中看到希望,增强其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并积极配合治疗。而沟通又是精神治疗及精神护理的基本保证,和临终病人的沟通需要很多的方法与技巧,是他们对生活重拾信心,对未来能敢于面对。晚期病人常常既要受到病理性疾病引起的各种症状的困扰,还会受到因死亡而引起的各种心理变化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沟通的时机就显得相当重要。临终关怀工作人员不能仅仅从个人工作的便利和个人的情绪状态出发,主观想象或猜测,随意安排时间与病人进行沟通。而要根据病人的生理状况、心理感受、习惯、喜好及承受能力,找准时机,选择病人最乐于接受和最需要的时候,并要采取最适当的方法。一般来说,在病人忍受剧烈疼痛的时候,除了给予必要的止痛措施外,触摸带给病人的感觉最好,因此也是最好的沟通方法。临终关怀工作人员可以坐在病人的床边,握住病人的手或者给予轻轻的抚摸,有利于稳定病人的情绪。有了正确的沟通,对于晚期病人的生活质量便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提高,让他们能快乐的舒适的度过最后的时光,安享晚年。

  有生便有死,死亡和出生一样是客观世界的自然规律,是不可违背的,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事实,正是死亡才使生显得有意义。而临终病人只是比我们早些面对死亡的人,他们的现在也是我们以后要面临的。死赋予生以意义,死是一个人的最终决断,所以,我们要珍惜生命、珍惜时间,要迎接挑战、勇敢面对。

  其实每个人都想拥有一帆风顺的生命,不过那似乎太过于平淡了。生活之中我们讲究平淡,需要在一片沧海之中,慢慢的寻寻觅觅,直到发现了什么样的位置,最适合自己灵魂的栖息所,最容易听到心里最真切的声音。那是心灵的平淡,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做到平淡的,平淡是需要对人生,有一定的认识,悟性。也只有经过苦难的人,才能意识到平淡的韵味,那样的生活如同品茶一样。有人说生活是艺术的,酷爱艺术而活下去的人,到了晚年就不会太凄凉。因为会有一种理由认为这一生,活得很值,无外乎生与死。人有所追求,有所不求,可求的东西不多,无非生命与真情。生活可以无所谓,生命可以无所求。无所谓的生活极其乐观,无所求的生命极其悲观。乐观与悲观不能失调,一个完整的生命,二者有着一定的比例。成功的生命,对乐观和悲观都不排斥,同时存在才使得生命如此的绚丽迷人。就像老师说的,死亡是人生的一部分。没有人能够逃离死亡,我们需要做的,便是正确去看待它,正确看待生命的每一个阶段,珍惜眼前的时光,充分过好每一天,当死亡来临时,才能坦然的面对,对人生没有悔意。

  作为一个医学生,通过对临终关怀的学习,不仅学到了一些与病人沟通的方法与技巧,更是知道了生命的可贵。当他人把性命托付与你时,要一丝不苟的对待,谨记自己的责任,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挽救生命。对自己的生命要更加珍惜,认真对待生活。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我们要在有限的生命里活出无限的价值。,

  殡葬服务中的临终关怀

  尉迟淦

  一、临终关怀的重现

  过去,我们对于殡葬服务一直有个印象,认为殡葬服务就是以服务亡者为主。因此,如果家中的人还没有死亡之前,那么千万不能让殡葬服务的人进入家中。否则,家中的人将会受到死亡的威胁。这种让殡葬服务人员进入家中的作为,彷佛是将死亡引进家中。所以,为了避免不孝的指控,一般人宁可等到家人死亡才让殡葬服务人员进入家中,也不愿意让家人在临终时就见到了殡葬服务人员。但是,这种做法对于临终的家人而言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呢?其实是蛮值得重新思考的。因为,在殡葬服务开始交由外人处理之前,我们的殡葬服务基本上是由自家人处理的。在自家人处理的那个年代,临终关怀是属于整个殡葬服务的一环。所以,在传统殡葬礼俗中,我们发现临终是属于殡葬礼俗的一部分。由此可知,殡葬服务是无法脱离临终关怀的。

  不过,随着时代的变迁,有关殡葬服务的部分逐渐脱离家族的掌控,使得殡葬服务局限于殓、殡、葬、祭的死亡处理部分。关于临终关怀的部分,则不再隶属于殡葬服务的内容。我们社会之所以有这样的演变,一方面来自于临终关怀被认为是属于私人的家务事,不太适合身为外人的殡葬服务人员的介入;一方面来自于社会上的死亡禁忌,认为殡葬服务人员的进入会将死亡带进家中。因此,临终关怀在殡葬服务中不但受到了忽略,还被认为是不可能存在的事情。

  今天,在西方安宁缓和医疗(即大陆所谓的临终关怀)与生前契约的影响下,临终关怀开始为我们所接受。因为,我们发现一个人如果希望在临终时能够临终得好一点,死亡时能够死得好一点,那么没有临终关怀的介入是不可能的。唯有在临终关怀的介入下,我们才能知道怎样的临终叫做善终,怎样的死亡叫做善死。对我们而言,这种善终、善死境界的达成是我们这一生能否圆满的关键。

  现在,我们进一步具体论述临终关怀重现于殡葬服务的契机。在西方,过去虽然也有所谓的临终关怀,但是这种临终关怀是属于宗教式的临终关怀。由于宗教式的临终关怀是以信仰作为核心,因此以人如何坚定信仰、重返上帝怀抱作为临终关怀的重点。不过,当这种以信仰为导向的临终关怀遇到了癌症的时候,宗教式的临终关怀突然间失去了效力。因为,癌症所带来的不仅是肉体上的痛苦,更是精神上的折磨。关于肉体痛苦的部分,虽然我们可以用上帝的考验来解释,但是这种解释对于承受不了的病人而言更是一种羞辱,使他们觉得自己似乎离上帝越来越遥远。至于精神折磨的部分,一般是把癌症看成是上帝对于我们罪恶的惩罚,也使我们远离上帝。这种远离的结果,让癌症病人觉得自己是上帝的弃民。固然在癌症病人临终时,宗教式的临终关怀可以借着赦免我们的罪,让我们重返上帝的怀抱。可是,这种重返不但让我们失去了对上帝的信心,认为上帝根本就不要我们了,也让我们怀疑上帝是否真的愿意救赎我们,还是只是开开我们的玩笑而已。因此,我们必须另寻途径让这些癌症病人了解自己并不是被上帝遗弃的子民。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桑德丝女士于公元1967年创设了圣克里斯托弗临终关怀机构。

  对桑德丝女士而言,癌症病人最大的困扰在于疼痛的控制问题。因此,为了让他们觉得上帝没有遗弃他们,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帮他们解除肉体上的痛苦。在她从医学院毕业以后,她就着手于止痛剂的开发。后来证明她的判断是正确的。当一个人发现自己不再需要遭受病痛的折磨时,他会认为自己比较有生存的勇气,也比较能肯定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其次,她认为帮癌症病人化解死亡恐惧也是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当一个人认为死亡是上帝对于癌症病人的惩罚时,他会对死亡产生无比的恐惧感,觉得死亡的来临就证实了我们确实是犯了罪。因此,只要我们继续坚持下去远离死亡,那就表示我们的罪尚未被证实暂时获得了自己的清白。所以,我们需要让他们了解癌症是与罪无关的。为了达成这个目的,她开发了一套照顾的模式,从生理、心理、灵性与社会四个层面协助化解癌症病人的临终问题。在这套医疗照顾系统的临终关怀模式启发下,我们发现一般人在临终时也会有一些相关的临终问题需要解决。就这样,我们重现了传统的临终关怀,使一般人在临终时也可以拥有相关的临终关怀,让他们可以临终得善终、死亡得善死。

  除此之外,临终关怀的重现也要归功于生前契约的出现。为何我们会如此论断呢?这是因为生前契约的出现,让我们有机会在人死亡之前就与之有所接触。透过这样的接触,在死亡来临之前,我们就有机会提供临终关怀。虽然如此,这并不表示生前契约必然会带来临终关怀。因为,有生前契约是一回事,有临终关怀则是另一回事。在此,关键点在于从事生前契约的殡葬销售人员是否懂得如何提供临终关怀?如果殡葬销售人员根本就不知道生前契约可以提供临终关怀,那么生前契约对于临终关怀就没有太大意义。如果殡葬销售人员知道如何借着生前契约提供临终关怀,那么生前契约就成为提供临终关怀的最佳管道。所以,如何连结生前契约与临终关怀是我们很重要的课题。

  那么,我们如何连结生前契约与临终关怀呢?关于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美国的生前契约起源谈起。对美国人而言,生前契约的出现不是一件偶然的事。随着社会的变迁,家庭结构的改变,美国老年人必须为他们的后事做准备。如果他们没有在生前为自己的后事做准备,那么死了以后可能会面临没有后人帮他们办丧事的困扰。因此,为了避免自己死后没人办丧事,他们只好在生前先规划好自己的丧事。关于这种生前帮自己规划丧事的作法有两种:一种是生前预约,一种是生前契约。所谓的生前预约,指的就是在生前按照自己的意愿规划好丧事的处理方式交由殡葬业者加以处理的作法。至于所谓的生前契约,指的就是在生前按照殡葬业者规划好的丧事处理方式安排自己后事的作法。这两种做法虽然都是由当事人生前自己决定自己的丧事,但是其中最大的不同在于前者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后者则是根据社会现有的处理方式。所以,这两种殡葬自主的方式是不同的:一个是实质自主,一个是形式自主。不过,不管怎么说,这种事先安排自己后事的作法,让生前契约与临终关怀有机会接上轨。因为,关心自己身后事如何处理的问题就是一个临终关怀的问题。一个人如果身后事没有办法得到如己意的妥善处理,那么他在临终时就会忧心挂虑。如果一个人的身后事可以得到如己意的妥善处理,那么他在临终时就不需要担心这个问题。由此可见,身后事的处理是否如己意也会影响到临终的状态。这也是临终关怀的重要问题之一。

  综合上述两点说法,我们发现临终关怀的重现是有理由的。只是这种重现要如何才能满足殡葬服务的要求,其实是需要进一步的探讨。因为,无论是传统式的临终关怀,还是医疗照顾系统式的临终关怀,他们原先的目的都不在于殡葬服务上面。现在,为了殡葬服务的需要,我们有必要从上述这两种临终关怀模式借镜,以便建构符合殡葬服务要求的临终关怀模式。以下,我们先从传统临终关怀的模式谈起。

  尉迟淦:《礼仪师与生死尊严》。(台北: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页30。

  尉迟淦主编:《生死学概论》。(台北: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页92-93。

  同注1,页109-116。

  二、传统临终关怀的模式

  根据传统殡葬礼俗的说法,一般人在面对临终的问题时不是任意的面对,而是有一定目的的面对。对他们而言,人虽然都会死,但是临终的面对却不是一件本能的事。如果一个人希望能够好好面对临终,那么他必须经过一段学习的过程。这一段学习的过程,就是透过亲人的临终学会如何来面对。那么,要怎么来面对才是恰当的呢?在此,我们发现这个标准不是由个人来提供。对过去的社会而言,个人是没有能力提供这样的标准。因为,个人对于临终不仅没有经验,也没有知识。因此,这个标准只能来自于社会。所以,一般人对于临终的认识与依循,是依据社会的标准。对一般人而言,一个人面对临终能够满足这样的社会标准,那就算是善终了。

  那么,在传统的殡葬礼俗中要达到怎样的标准才算是善终呢?就传统的殡葬礼俗而言,所谓的善终指的就是寿终正寝。表面看来,这样的解释似乎已经很清楚了。不过,只要我们深究就会发现其中有些部分是需要进一步澄清的。例如寿终是否专指自然终止?还是非自然终止亦可?这样的寿终有没有一定的岁数?是由谁来决定的?除了岁数以外,还有没有其它潜在的涵义?另外,所谓的正寝是否意味着卧室就不行?为什么一定要在正厅呢?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分两部分来看。

  首先,我们讨论寿终的问题。就第一个问题而言,寿终指的是生命的自然终止。对古代的人而言,一个人如果可以活到生命自然终止,那就表示他的生命是受到上天的祝福。如果一个人没有办法活到生命自然终止,那就表示他的生命是受到上天的诅咒。因此,自然寿终是一件很值得庆幸的事。就第二个问题而言,寿终有没有一定的岁数?对古代的人而言,寿终是有一定的岁数。这个岁数,一般都是以一甲子为准,认为六十岁是人的基本寿命。不过,只活这样的寿命是不够的。如果可以,人的寿命是越长越好。因为,一甲子的寿命代表的只是上天的基本肯定。一个人能够活得比一甲子更长,那就表示这样的寿命更为上天所祝福。就第三个问题而言,古人为什么要把人的寿命定为一甲子呢?对他们而言,一甲子反映的是天地的循环。当一个人的生命可以像天地一样循环一周,那就表示他与天地看齐。对于上天所赋予的这样生命,我们还能再奢求什么呢?!就第四个问题而言,上天为什么要赋予我们一甲子以上的生命呢?对古代的人而言,上天的这种赋予最大意义在于让我们有机会完成传宗接代的任务。因为,如果没有传宗接代的话,那么整个家族就会趋于灭亡。对古代的人而言,这种绝后是一种无法想象的事情,也是违背天地的生生大德。所以,一个人如果想要善终,他不仅要自然地活到一甲子以上,还要有子嗣传承才可以。否则,他绝对无法善终。

  其次,我们讨论正寝的问题。就第一个问题而言,为什么我们不能死于卧室呢?表面看来,人生在世睡于卧室死于卧室,似乎是一件很合理的事情。因为,卧室不仅是我们最熟悉的地方,也是我们最安心的地方。那么,古人为什么不让我们死于这样的地方呢?对于他们而言,最主要的理由在于卧室是用来休息用的。如果有人死于卧室,除了会让其它的使用者害怕以外,也会让人对于卧室的功能产生怀疑。为了避免人们混杂睡眠与死亡,因此古人不把私领域的卧室当成死亡的适当场所。就第二个问题而言,如果卧室不适合作为死亡的场所,那么正寝为什么就可以呢?对古代的人而言,正寝是一个正式的场所。它不仅是一个公开的场所,还是一个决策重大事件的场所。一个人的死亡,对于家族而言是一件重大的事情。因此,它的处理也应该在这样的场所。唯有在这样的场所当中,一个人才能拥有光明正大的死亡。

  由此可知,一个人如果要得到善终,那么他不只是要死得其时,还要死得其所。这种对于死亡的要求,其实不是一种自然的要求,而是一种道德的要求。因为,对于中国人而言,一个人如果死得很自然,充其量他也只是死得像个动物。如果他想以人的身分死亡,那么他就必须死得很道德。这种道德的要求,使我们的临终变得非常重要。虽然善终的说法好像只是强调死亡的这一段,不过善终的完成却需要一个道德的临终。所以,道德的临终实质上决定了善终的可能性。那么,传统的殡葬礼俗是怎么完成道德上的临终呢?

  对古代的人而言,要完成道德上的临终,首先需要懂得如何判断临终的时机?因为,如果我们无法准确掌握临终的时机,那么当事人可能就会死于卧室。这时,他就无法得到善终。因此,我们需要知道如何判断临终的来临。根据传统殡葬礼俗的说法,一个人在进入临终的阶段时,他会表现出一些迹象来。这些迹象有许多方面,我们可以分从生理与心理两方面来看。

  就生理的部分而言,当一个人进入临终的状态时,我们发现他的生理会产生一些变化。以下,我们逐一叙述。第一、他的脸色不再像一般人那样红润,开始从红转黑,慢慢变成黯青色。第二、他的眼神不再像一般人那样炯炯有神,逐渐进入空洞无神的状态,甚至于慢慢变成死鱼眼,对外界不再有反应。第三、他的呼吸不再像一般人那样的正常,慢慢地从规律的呼吸变成不规律的呼吸,最后甚至于进入若有似无的呼吸境地。第四、他的双腿不再像一般人那样正常,慢慢进入肿胀的地步,彷佛双腿又加穿了一双靴子似的。第五、他的生理状态在最后会出现回光返照的现象,就是从虚弱无力的状态突然变得活力十足。通过上述这些生理的迹象,我们可以判断一个人是否已经进入临终的阶段。不过,由于这样的判断是一种经验性的判断,因此我们无法保证它的必然性。所以,当例外发生时,我们自然应该用平常心看待。但是,这种反应是现代人的反应。对古代的人而言,这种例外是一种奇迹,不是表示当事人命不该绝,就是表示上天有好生之德,而不是一种人为判断的错误。

  就心理的部分而言,当一个人进入临终的状态时,我们发现他的心理也会产生一些变化。以下,我们逐一叙述。第一、他可能会有幻觉的现象出现,好比他会看到去世的亲人要来接他,但是旁边的家人却一无所见。对于这种心理现象,古人认为是一种临终的征兆。第二、他可能会有幻听的现象出现,好比他会听到一些来自另一世界的声音,要他赶快前往,可是他的家人却什么也听不到。对于这种心理现象,古人也认为是一种临终的征兆。第三、他可能会突然间有所预感,觉得死亡即将来临,要求家人做一些相关的准备。对于这种第六感的预知反应,古人认为也是一种临终的征兆。第四、他可能突然间开始无意识地交代遗言,并且一而再、再而三的重复交代,彷佛遗言无法忠实地被实践。这种回光返照式的交代,古人也认为是一种临终的征兆。透过以上这些心理征兆,我们可以判断一个人是否已经进入临终的状态。虽然如此,这样的判断并非没有例外。主要是这样的判断是一种经验性的判断,它缺乏科学的严格性大佬们都在玩{精选官网网址: www.vip333.Co }值得信任的品牌平台!。不过,由于古代人对此不了解,因此他们将这样的例外看成是命不该绝或上天恩赐的结果,绝对不是个人判断错误的问题。

  在清楚临终现象出现的时机以后,古人就根据这样的判断将临终者移铺到正厅。从传统殡葬礼俗的角度来看,这种移铺的动作是有意义的。首先,从宗教的角度来看,这种移铺的目的在于让临终者能够顺利投胎转世。如果临终者没有完成这种移铺的动作,那么临终者将受困于卧室的床母而永世不得超生。因为,对于床母而言,卧室的床是用来让人休息成长的,而不是让人死亡的。一旦让人死在床上,就表示床母没有善尽职责。这时,床母为了证明自己没有玩忽职守,一定要借着惩罚来表示错在当事人。其次,从道德的角度来看,这种移铺的目的在于证明临终者死得很道德。如果临终者没有完成这种移铺的动作,那么临终者将死于非礼的情境。因为,根据曾子的说法,人死的时候是要死于合乎自己身份的地方。如此,人才能死得合礼。否则,人死得不合礼时,就无法给自己一个道德的交代。因此,无论从宗教或道德的角度来看,传统殡葬礼俗的移铺动作目的都在让临终者能够有个善终。也就是说,让临终者能够死得其所。

  当临终者移铺到正厅以后,临终者还有一些道德的任务要完成。首先,他要在正厅与家人见最后一面。其次,他还要利用见最后一面的机会交代遗言。最后,家人还要在临终者咽下最后一口气以后招魂。就第一点而言,见最后一面的用意在于让临终者与家人做最后的团聚。借着这样的团聚,一方面让临终者死而无憾,表示他是在家人的守护中离去;一方面重新凝聚家人的情感,表示他们这个家是一个精诚团结的家。就第二点而言,交代遗言的用意,除了表达临终者交棒的心意以外,还表达家人愿意接棒的心意。在此,这种传承的内容包括几个主要的项目:

  一、有关家族主权的传承,二、有关家产的继承,三、有关家训的传承,四、有关家规的传承,五、有关临终者对家人的期许。这些传承的作为,总结来说就是承先启后、光宗耀祖。为了达成这个目标,所以需要上述五个项目的配合。如果没有上述的配套措施,那么上述目标就很难实现。就第三点而言,招魂的用意在于让临终者清楚,他的家人在他死亡之后并不会遗弃他。相反地,他们还会衷心地希望他继续存活下去,一直活到永远。所以,当临终者死亡之后,家人就会带着临终者的衣服,到屋顶上、屋子的四周到处呼唤临终者,希望他的魂魄能够重回他的身体。借着这种衷心的呼唤,让临终者感受到家人的不舍。

  综合上述探讨的结果,我们发现传统临终关怀的重点在于道德任务的完成。首先,传统临终关怀借着移铺的动作告知当事人临终的时机,使当事人知道自己的死亡将至,也让家人心里有数,开始张罗亲人的丧事。其次,经由移铺到正厅,与家人做最后的团聚,并利用交代遗言的动作完成自己的道德任务。最后,透过招魂的动作,印证亡者与家人的感情永远一体。借着这样的过程,临终者获得了自己的善终。

  林素英:《古代生命礼仪中的生死观-以【礼记】为主的生死诠释》(台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1997年),页78-79。

  尉迟淦:《试论儒家的灵性关怀》(郑晓江?钮则诚主编:解读生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页191。

  同注1,页31。

  被“临终关怀”的那些孩子

  被“临终关怀”的那些孩子

  2013年06月03日10:32

  原标题 [被“临终关怀”的那些孩子]

  把孩子“托付”给临终关怀医院任其自生自灭,是违法行为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刘伊曼、特约撰稿丁舟洋 | 北京报道

  “有什么可怜的?他们的父母都不要他们了。你们还是快走吧,这里不让人进来的。”一身红色工作装的年轻护工头也不抬,往奶瓶里放了两勺奶粉。在她身后,是大约十平方米的一个小房间,并排放着6张婴儿床和1张成人床。4个“父母都不来的”婴儿,正躺在床上。

  4月14日,《瞭望东方周刊》记者以“志愿者”身份,“溜进”了北京松堂临终关怀医院东楼一楼的一个房间,在这个“禁止探视”的房间里呆了约10分钟。

  最小的一个女婴看上去出生没几天,被包裹在厚厚的襁褓中,躺在护工的成人床上,嘴里插着一只斜靠在襁褓上的奶瓶,安静地躺着。

  稍大些的三个孩子都只会咿咿呀呀。两个男孩有床头卡,写了姓名、性别和入院时间。一个叫朱XX的孩子于2011年9月24日入院,按时间推算,至少在1岁半以上,但看起来像8个月大的孩子,反应较迟钝。另一个叫史XX的孩子于2012年6月29日入院,看到记者靠近他,显得很兴奋,不停地摇手上抓的摇铃,却没有哭也没有笑。

  剩下的一个孩子,没有床头卡,没名没姓,侧身躺着,不停地吮吸自己的大拇指。

  前后收治了300多个孩子

  松堂医院办公室的一位管理人员告诉本刊记者,这里的孩子,都是家长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送来的,是身患不治之症的孩子,并非遗弃。也有不负责任的父母把小孩丢在医院门口,院方会报警处理,因为医院并没有收养权。

  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松堂医院院长李松堂说,松堂医院是全国第一家有儿童临终关怀病房的医院,前后收治了300多个孩子。

  本刊记者从北京市卫生局查询得知,松堂医院注册的有行医执照的医生有8位,诊疗科目包括临终关怀、医学成像、检验化验三项,没有设立常规的内科、外科、儿科等科室。

  “有的孩子刚刚出生就处在临终期,比如心脏畸形,现有技术不能治疗,是不是需要关怀?明明社会有需求,我们就忽略它吗?我们的文化欠缺,我们就忽略它吗?所以我们就成立了全国第一家临终婴儿病房。这也是全国最早成立的。”李松堂说。

  他提到了最近的一个例子。一个新生儿,刚出生6天,“产科的主治医生,作出了‘一定会死亡,过不了多少时间’的结论。”孩子的父母贷款买了一套两居室,“他们特别不幸,如果孩子死在家中,他们将来怎么再在这里居住呢?所以就转到我们医院来了。”

  李松堂说,这个婴儿在松堂医院待的时间不会特别长。他也承认,有些孩子已经在松堂医院养了很长时间,比如脑瘫儿。

  “小龙女”之去留

  就在本刊记者来到松堂医院之前一个月,北京市西城区人大代表崔春婷也到了这家医院,原本是因洽谈理疗设备业务而来,回去的时候却带走了一个已经“器官衰竭”的女婴。

  “当时觉得这个孩子还有救,躺在那里没人管,非常可怜,就提出把她带走。他们跟我说这个孩子找不到亲生父母,同意让我带走,还说如果救活了,今后可以帮忙办户口。”崔春婷对《瞭望东方周刊》说,“他们还告诉我,已经‘送走’了好多个孩子。我当时并没有想得太复杂。”

  经过治疗和照料,女婴的身体状况有所起色。经过诊断,她并没有器官衰竭,而是因为出生时难产,缺氧窒息造成脑部受损,按照常理脑瘫的可能性很大。

  感觉自己“救活”了一个原本已经被判定“没救”的小孩,崔春婷把她救小孩的经过以及孩子的照片发到了微博上,还给她取了个昵称叫“小龙女”。她憧憬:如果“小龙女”的亲生父母看到她已经活了过来,或许会很开心地来找回她。

  孩子的父母没有联系崔春婷,医院却上门交涉说:“孩子的父亲来了,要求接回孩子。”

  2013年3月27日,崔春婷在她经营的酒店餐厅向本刊记者讲述这件事的来龙去脉时,松堂医院的朱副院长也来到这里,继续与她协调接回“小龙女”的事。朱副院长向崔春婷出示了一封“感谢信”,内容如下:

  感谢医院对孩子的关心和照顾。闻悉2013年3月13日晚上,经贵医院允许,将吾女XXX由爱心志愿者接走进行检查,作为家长非常感谢志愿者的爱心帮助。请医院尽快把孩子接回松堂医院,家长迫切想看孩子。

  落款是家长关俊,日期是2013年3月25日。

  经历过几番交涉,崔春婷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她要求直接见到这个“父亲”,甚至要求做亲子鉴定,否则不会交出小孩。但是,直到2013年5月底本刊记者发稿前,“小龙女”的父母一直没有音信。

  崔春婷说,她当时在松堂医院还看到一名两岁多的小男孩,估计患有脑水肿,已经在这里呆了两年。脑水肿并非不治之症,她想不通为什么“未临终”的孩子要送进临终医院里“被关怀”。

  李松堂告诉本刊记者:“到我们这儿来的都是有家属、有医院明确诊断证明的临终婴儿。”

  但是,也有“极其特殊”的情况,李松堂说:“这又是一个社会问题了。比如说脑瘫婴儿,对一个家庭来说真的难以承受。那么我们就献一点爱心吧,我们就养起来了。而现在的认养制度又存在弊端,政策也制约着我们。”

  李松堂承认,作为卫生系统的医院,不具备民政系统下属机构的收养职能,但他说,松堂医院最早是中国老年基金会下属的医院,所以跟民政还是有一点关系。

  “这是医院,有的是办法”

  2013年4月23日,本刊记者致电北京凤凰关爱医院、北京万明生命关怀医院等单位,以家属身份咨询能否接收先天缺陷的小孩。这两家医院均给予肯定的答复,并说他们也接收过小孩,都采用“不治疗”和“顺其自然”的方式,或者可以“配合家长的意愿来处理”。

  随后,在北京万明生命关怀医院里,本刊记者在该院接待人员肖某的带领下见到了三个孩子:一名11个月大的男婴是脑瘫儿;另一名女婴出生才十多天,耳朵畸形,食道狭窄;还有一名未满月的早产女婴。

  万明医院并不具备常规医院的设备和资质,肖某告诉本刊记者:“这些孩子也都是养着,治疗不了的。本来十多天的孩子应该放保温箱,但这里没办法。”

  凤凰医院的主任医生高某告诉本刊记者,他们刚刚才火化了一个“松软儿”。高某感叹说:“得了这种病,孩子能活下去但也治不好,过着没有质量和尊严的生活,只留给家庭和孩子无限的痛苦。”

  本刊记者问:“如果想尽快结束孩子的生命,医院能帮忙处理吗?”她点头,低声说:“这是医院,有的是办法,但肯定让孩子不痛苦。”

  她甚至建议本刊记者,作为家属,要帮孩子的父母下决心,越早把孩子送出去越好。在凤凰医院,小孩的收费和大人不同,5000多元一个月包干,一般是一次性缴一年,送两个月,相当于打个折。

  相关规范和管理滞后

  也有不接收小孩的临终关怀医院。

  比如说北京万寿康医院,他们的接待人员向本刊记者强调,该医院专注于做临终关怀,让病人有尊严和无痛苦地离世,接收的病人都是肿瘤晚期患者或器官衰竭的高龄老人。进院前要做检查,不符合条件的不予接收。

  他们拒绝接收小孩,理由是对小孩的临终关怀和对成年人的方式不一样,医院现在不具备这种条件。

  本刊记者调查发现,这类临终医院收费也普遍比“养老院式”医院高,通常床位费、护工费和营养液等费用加起来,一个月一名病人需要2万元左右。

  “临终关怀”作为一个新兴的医疗科目,进入中国时间不长,迄今为止也没有规范化的行业标准和管理体系。尽管中国已经有很多城市有了“临终关怀医院”,也有不少正规医院开设了临终关怀科室,但规范和管理的滞后性一直没有得到解决。

  像万寿康这类医院,也是按照自己的理解,或者参照国外的标准来做。

  2012年8月,上海出台了《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舒缓疗护(临终关怀)科基本标准》,对申请建立临终关怀科室的社区医院所需要具备的条件、设备及人员配置要求、建筑和房间标准等问题作出规定,经费的主要来源是区县预算,病人的医疗开支纳入医保。黄浦区、静安区、长宁区、闸北区、普陀区等区县共1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设了临终关怀科,作为试点医院。

  据本刊记者了解,这些设有临终关怀科室的社区医院对接纳病人有严格的考核。病人要通过社区家庭医生上门问诊、考评,达到接纳的标准才能接纳,小孩不在接纳范围内。而且医院床位紧张,时常供不应求。

  即便如此,上海仍有声称提供临终关怀服务的医院、护理院处于监管的真空地带,尤其是一些没有纳入医保体系的私立医院。

  本刊记者致电上海个别私立“老年护理院”时,也被告知可以接收脑瘫儿,并且可以“一直住下”,如果家长不想“拖很长时间”,想要“放弃治疗”,医院也可以“按照家属的意愿来护理和治疗”。

  谁来捍卫弱小儿童的生命权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儿童福利研究中心主任高玉荣告诉《瞭望东方周刊》,父母健在时,小孩不能送到福利院,也不能被收养。所以就会发生父母觉得实在没能力救治孩子而遗弃在福利院门口的情况。

  虽然法律规定“父母不具备抚养能力”的情况下小孩也符合被收养的条件,但如何认定?而另外一些“渠道”,比如把小孩“托付”给临终关怀医院任其自生自灭,更是违法行为。

  高玉荣说:“我有个孩子放在临终关怀医院,说不想要了,这是不可以的,医院是救死扶伤的,不能允许这么做。”如果家长这样做,就是犯了遗弃罪。

  但高玉荣对于那些遗弃孩子的父母又抱有理解和同情。她说,我国的政策都是“条状”的,虽有一些福利条款,但是医疗的归医疗,教育的归教育,民政的归民政,缺乏横向的有机联系,无法全方位地保障先天不足的孩子无障碍地融入这个社会。

  北京和睦家医院院长盘仲莹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她能理解一些家庭的辛酸和无助。有了先天缺陷的孩子,非但得不到社会保障体系的有力支持,还要承担很多的压力,忍受别人歧视的目光。

  “我个人的态度是不做道德审判,而是更多关注社会的救助体系。”盘仲莹说,“如果国家能对先天缺陷的孩子提供一生的福利支持,并有各种保障将孩子纳入正常的社会体系之中,不让家庭成为唯一的负担方,还会有那么多被父母遗弃的孩子吗?”

  郑州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毕 业 论 文

  题 目:临终关怀发展中的伦理问题

  入 学 年 月_2011年9月 姓 名 韩录霞_ 学 号__11091212058_ 专 业_ 护理 联 系 方 式_*** 学习中 心__山西运城____ 指 导 教 师______________

  完成时间2013年12月14日

  目 录

  摘要..................................................3

  一、尊重生命

  1.1尊重生命...........................................3 1.2注重生命质量........................................4 1.3临终关怀的责任及发展...............................4

  二、传统文化对死亡的影响

  2.1传动文化对死亡的影响...............................4 2.2伦理环境的影响.......................................5 2.3传统伦理道德的影响...................................5 2.4传统伦理“孝道”的影响...............................5

  三、护士所面临的伦理挑战

  3.1关注护理,无非治疗...................................6 3.2加强死亡教育,重视对家属的慰藉.......................6 3.3满足临终者的心理、生理需要...........................7

  四、尊重死亡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因此不加速也不延迟死亡

  五、1967年由桑德斯博士在英国创办了世界第一所“圣克里斯多福临终关怀院”,英国目前有100多所。

  1临终关怀与主要服务对象.................................8 2临终关怀主要的几种形式.................................8 3本院设置临终关怀专科及家庭式病房......................8 3.1临终关怀专科的意义...................................8 3.2家庭病房的重要性.....................................8 参考文献................................................9

  临终关怀发展中的伦理问题

  芮城县中医医院普外科 韩录霞

  【摘要】 随着医学科学日新月异的发展,传统的医学伦理道德观正不断深化,拓展和更新。一项新的医疗保健事业——临终关怀正脱颖兴起,这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的产物,是社会生产力,科学技术及社会文明高度发展的产物。临终关怀是指对临终患者和家属提供姑息性和支持的医护措施,目的是希望帮助患者了解死亡,进而接纳死亡的事实。给予患者及亲人精神上的支持,给予承受所有事实的力量,进而接受一切即将来临的问题,它体现了现代医学和人精神上的支持,给予承受所有事实的力量,进而坦然接受一切即将来临的问题,它体现了现代医学和人类社会文明的巨大进步,在生理上解除肉体的痛苦,和心理上缓解对死亡的恐惧和不安,在社会角度上使其具有社会成员的自觉感,在社会伦理方面提高生命的质量和人的尊严,使临终者平静、安然改变过人生的最后历程

  【关键词】临终关怀;护理;伦理问题

  一、尊重生命 1.1尊重生命

  对于护士来说,这一点似乎是我们做好这个职业的基础,应不会存在问题,因为护士就是怀着一颗热爱生命的天使之心救死扶伤的。但是这并不等同于尊重生命。我们顽固地用高科技的呼吸机、起搏器等强拉硬拽着的生命是否值得尊重呢?热爱生命是否就意味着义无反顾地拒绝死亡呢?这是我们实实在在面临的伦理彷徨。完整的生命过程应包括死亡过程,这是不容置疑的客观事实。顾海兵先生指出:“在我们的整个科学及教育的体系中,只有生的教育,而没有死的教育;只有优生学而没有优死学;只有计划生育而不计划死亡;只有人生观而没有人死观;只有生的崇高而没有死的光荣。试想,如果没有死亡,人口数量无限制增长,地球资源被吃光用尽,人类还能生存发展吗?因此,死亡的不可避免是人类延续的必要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讲,死亡是伟大的。”所以,完整的尊敬生命应包括尊敬死亡。可见,发展临终关怀,对护士传统的思维定式有一个强大的冲击,需要我们彻底更新观念,自觉地进行自我死亡教育。死亡教育是实施临终关怀的一项重要内容,还包括对临终病

  人及其家属的死亡教育,其目的在于帮助濒死病人克服对死亡的恐惧,学习“准备死亡,面对死亡,接受死亡”;对临终病人家属进行死亡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他们适应病人病情的变化和死亡,帮助他们缩短悲痛过程,减轻悲痛程度。尊敬死亡是我们迈出的第一步,它属于死亡教育的一部分。

  1.2注重生命质量

  生命质量是生命伦理学的一项基本要素,对生命质量进行医学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应用于治疗方案的选择中,这是生命伦理学在医疗实践中的一项具体应用。“注重生命质量"的提出,无疑反映了护理模式的转变。但遗憾的是,对于生命质量,不同的健康保健人员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不同的定义。而临终关怀又是多学科健康保健人员共同来进行的,所以在工作中往往会产生对病人生命质量各自不同的评判。要使生命质量由理论走向实践性,同时,当生命质量的概念作为规范在临床应用时,必须有一种合理而有效的工具来测量病人的生命质量,要有一个量化的标准。所以说伦理观念有相当大的作用。

  1.3临终关怀的责任及发展

  发展临终关怀所面临的伦理问题,相当尖锐而发人深省。在中国推进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任重而道远。但人们已越来越清楚的认识到:在社会卫生保健体系中应该相互关联的基本组成部分,即:预防、治疗、临终关怀,无病则防、有病则治、治不好则临终关怀。护士作为发展临终关怀事业的主力军,担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对临终病人的完善照顾,不仅体现对人的尊严的维护,而且在一定程序上可以减轻家庭和单位的负担,也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一部分内容,是一种百利而无一害的善举。

  二、传统文化对死亡的影响 2.1传统文化对死亡的影响

  中国历史传统文化思想长期沉淀,人们对死亡的看法也是受这些思想的影响,对死亡始终采取否定、蒙蔽的负面态度,甚至不可在言语中对死亡有所提及,它是不幸和恐惧的象征。而临终关怀无疑是一个帮助病人走向死亡的过程,它使死亡在病人、家属、医务人员之间公开化,对情感的强烈冲击使人们难以适应。而西方文化主要受基督教的影响,基督徒由耶稣之死来升发对“天堂”,永生的信念,它们 4

  认为死亡就是皈依天父他们这种对死亡的看法远比传统的中国人的看法积极得多。中国人对死亡的讳莫如深,使人们无法在日常生活中接受死亡,“善待”死亡,有人做过调查,在对生命终结的恐惧和认同安乐死方面青年组与老年组具有非常显著性的差别,老年人相对对生命的终结更恐惧些,并较难认同安乐死。不能肯定产生这种差别的原因是老年人更接近于死亡,更能表现出对死亡的恐惧呢?还是因为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进步使青年人受传统死亡观念的影响较少呢?无论答案如何,都说明临近死亡的人对死亡的畏惧心较大,对他们进行死亡教育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医护人员进行死亡教育是迫切需要的,医护人员对死亡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正确的死亡观是开展临终关怀的基础。

  2.2伦理环境的影响

  医疗保健的体系里,伦理环境是指整个大环境对某人应该做什么,另一些人包括管理者、督导者、行政管理者应该做什么的约束。它反映了周边环境对于某种伦理行为的价值观的理解。它包涵了医疗保健提供者在做日常伦理决断时约定成俗首先选择的价值观。可见,伦理环境对其中的人员起着引导和指导作用。对于临终关怀,整个医疗保健系统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积极的伦理大环境,这势必影响本来数量就不多的从事临终关怀事业人员的士气,削弱了我们发展临终关怀事业的伦理力量,起了一个消极涣散的不良作用。领导的支持是伦理环境的一个重要尺度,可见,发展有利于临终关怀的伦理大环境,仅仅靠医生、护士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整个系统人员,上至领导,下至基层的共同努力。建立明确的价值观和伦理准则必不可少,但是资料显示:理论上学习到的和实践中体现出的价值观不统一的现象,常常使护士难以适应,以至有挫败感,降低了士气。[13]所以说如何使价值观和伦理准则能深入整个系统内部,以提高内部人员的统一性则更是有相当难度。

  2.3传统伦理道德的影响

  病人安静地有尊严的死去,是临终关怀的的结果,但不是终点。古语曰:死者何辜,生者何堪?对所爱的人为死去,我们由震惊而哀恸、绝望,对已故者的感觉由悲到怒,进而出现抑郁等强烈过度的哀伤,在中国现今缺乏社会工作者的情况下,丧亲辅导的任务就落到了护士身上。长期以来,我们往往只单纯注重护士的职业道德的培养,要有爱心、同情心、却忽略了对“抚慰”的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当你面 5

  对悲痛欲绝的家属时,仅仅有同情心是同样无能为力的。由此看来,丧亲抚导的课程培训是势在必行的。

  2.4传统伦理“孝道”的影响

  “养儿防老”,子女尽心竭力送终为尽“孝道”。对于临终病人,患者本人与亲属的求医动机显然不同,亲属的求医动机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伦理上的考虑。很多患者的家属心存疑惧,如不把患者治疗到服侍到最后一息,不为病人多花一些钱,社会舆论受不了,自己将来问心有愧。而把病人送进临终关怀医院,无异于宣判病人死刑,放弃了治疗,这在病人家属无疑是难以接受的。而医护人员往往顺应这种“孝道”的“善意”,只把病情告诉家属,而对病人则避重就轻,以避免更多的心理打击,这就造成了病人的求医动机较为主动迫切,使家属更加难以决定放弃治疗,改为临终关怀。这种做法不仅给开展临终关怀造成障碍,而且医护人员在无意中还违反了“告诉事实”的伦理原则,损害了患者获得情报的权利。

  三、护士所面临的伦理挑战

  3.1关注护理而非治疗 关注护理而非治疗

  护士作为医务人员的一分子,长期以来一直在为救死扶伤辛勤奉献着,一直习惯于和医生合作把病人从疾病中拯救出来。而突然间出现“关注护理而非治疗”的临终关怀概念,不啻是承认医院对某些疾病无能为力的尴尬,导致对整个医疗职业能力的怀疑,这对以救死扶伤为宗旨的医务人员的心理不可避免地产生一定程度地震撼,可能会导致潜意识里对临终关怀的抵触情绪。虽然说在医疗无能为力的情况下,护理更显示出其独特的主导性,但是突然把护理的地位提高到主导地位,护士往往会感到无所适从。对于临终关怀,护理的重点也从生理上转移到心理、社会、精神等方面,这给护士的理论知识也带来巨大的挑战。要求我们扩大知识面,加强心理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理论学习。而现今的医院又缺乏临床的心理学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使护士在护理过程中遇到无能为力的困难时,投助无门。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加深对社会学、心理学等方面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并能独立有效地运用于临终病人的全心身护理上。

  3.2加强死亡教育,重视对家属的慰藉

  死亡对病人来讲是痛苦的结束,对家属来讲是悲哀的顶峰。死亡教育是实施临终关怀的一项重要内容,包括对临终病人及其家属的死亡教育,使他们改变传统的死亡观念,帮助临终病人克服恐惧,学习“准备死亡、面对死亡、接受死亡”,帮助家属适应病人病情的变化和死亡,使他们学会尊重死亡。临终关怀另一个内容就是做好对家属的慰藉工作,医护人员对家属给与安慰和鼓励,指导他们参与护理,使临终病人在平静之中走完人生之路。同时做好病人死亡之后的家属思想工作,多关心、多体贴、多支持、多理解,使他们减轻悲痛程度,尽快渡过悲伤期。

  3.3满足临终者的心理、生理需要

  美国库伯勒·罗斯博士把临终病人从获知病情到临终时的心理反应过程分为五个阶段:即否认、愤怒、协议要求、抑郁和接受死亡,而忧虑、痛苦、悲伤贯穿于濒死的全过程。这些心理反应过程的顺序和时间,并没有一定的规律和明显的界限,常受年龄、文化程度、性格、社会背景、经济因素等的影响,有的可能只停留在某个阶段,有的可能重复出现。因此,对临终病人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原则是因人而异、因病情而异,针对每个病人的特点满足临终病人的主要需要。所以临终关怀首要是给予病人舒适的护理,护理是临终关怀的基石,临终病人最基本的需求是:保存生命、减轻痛苦及无痛苦的死亡。具体的护理内容包括:创造舒适的环境即病室要家庭化、安静、清洁、光线充足,室温适中,空气新鲜。对病人的操作处置做到稳、轻、细、准、快,做好生活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尽可能减轻病人的痛苦,最大限度地满足病人生理上的需求,重视病人微小愿望的满足,让病人在充满人间温情的环境气氛中安详、舒适、有尊严地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

  四、尊重死亡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因此不加速也不延迟死亡

  这一概念和现今的研究热点“安乐死”有某些不同。不论是主动安乐死还是被动安乐死,都有加速死亡的倾向。而临终关怀却提出不延缓、不加速。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伦理问题。但亦有学者认为安乐死应属于临终关怀范畴之内,且仅为临终关怀的一小部分。当优生学被承认后,以安乐死为代表的优死学,来自人类生命末端的一系列生死有关的理论、法律、社会问题又向人们发出强劲的冲击波,同时也是现代医学工作者所面临的严肃问题。目前,荷兰是世上安乐死唯一合法化的国家,世界绝大多数的国家都未立法,我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从仁爱道德的角度来看,有人认为实施安乐死不符合中国传统的孝道,也不符合医生治病救人的职

  业道德,安乐死的专家组提出:安乐死的本质,不是授人以死,而是授死者以安乐。

  五、1967年由桑德斯博士在英国创办了世界第一所“圣克里斯多福临终关怀院”,英国目前有100多所。 1988年10月天津医学院建立了我国第一所临终关怀研究机构,之后在上海、北京、沈阳、西安等地陆续展开临终关怀服务。据资料报道,至2003年3月,全国接受临终医疗服务的病例已超过了8000例,使每个接受服务的临终者安详平静、有质量地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为关爱生命、启迪人类,促进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进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临终关怀与主要服务对象是各种急、慢性损伤或疾病致心急肝脾、大脑、肺、肾等血管功能衰竭,面临生命危险的病人或各类晚期癌症等绝症病人,尤其是剧烈疼痛导致身心极度痛苦者。

  2、临终关怀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独立的临终关怀机构,附属于医院的临终关怀病房、家庭的或社会的临终关怀护理,在我国主要以“家庭临终关怀”为主,其具体内容包括:对临终患者注册登记,到患者家中提供全面的身心照顾与支持,使患者与亲人共度人生路程的最后站。临终关怀强调活的有尊严,强调家属与病患的感受,强调团队与共同努力,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丰厚及文化知识结构的更新,对生命价值及质量的追求和认识,已在不断更新与升华,各方面的要求也日益多样化、高度化,真正做好临终关怀,并不仅是一张空虚的文字框架,而是应如何有效地落到实处,有 放矣。简要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3、本院设置临终关怀专科及家庭式病房

  3.1临终关怀专科的意义①对一般科室来讲,科室内每故一位病人,对同时住院治疗的病人来说,都会引起很大的震动,有的病人甚至因 和精神刺激而诱发心痛 等疾病,使一般病人身心健康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②临终病人转入专科,可减轻一般科室的负担,使科室医护人员能够集中精力救治有生命价值和抢救希望的病人。③将各科室转入专科的临终病人集中起来管理,有利于制定既统一又合理的治疗护理方案。

  3.2家庭病房的重要性 ①家庭病房各项设备应齐全,让亲人们能够在临终者生前为其尽孝尽责,允许亲人朋友随有探望,不限陪伴人数,使临终者如同在家一样,每天与家人相聚在一起。消除恐惧与寂寞,让病人在充满亲人朋友的亲情与爱的氛

  围中,无怨无悔与度过生命的最后时光。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出生是生命的第一战,给人带来生机与活力,临终则是生命的最后阶段,换句话说每个人都将必然要经历临终状态。因此,如任其自然,对处于临终状态的人,不予以必要的关怀将是对人性的背叛。当今,人类都一致希望能够在平和气氛下结束自己的生命,可见临终关怀不仅仅是一个境界,更是一个服务的观念,是一种为频死亡病人及家属提供全面的照顾,以发挥临终关怀与理想和目标为其最终目的。概括起来说是同即将死亡的病人分担人生的旅程,使他们能够在剩余无几的岁月中过得更充实,更有意义。

  因此,倾注伦理与科学的临终关怀将是弘扬华夏临终关怀的真谛,是开启中国特色的临终关怀的幸福之门。

  【参考文献】

  1、王昊.我国老年卫生保健面临的医学伦理问题.中国医学伦理学,1998, (3):43-44.2、张朝霞,廖晓平,安金波,等.临终关怀服务中卫生资源配置的伦理学思考—215例恶性肿瘤患者临终期医疗费用的调查研究.中国医学伦理学,1995, (4):26-27.3、杨晶,张金环,刘玉春,等.医护人员对待死亡及临终关怀德调查.中华护理学杂志,1998, 33(10):605-607.4、崔以泰.开展中国特色的临终关怀研究.中国医学伦理学,1992, (6):42-44.5、陈振东,高宗熔,李海亨.终末期癌症患者及其亲属的求医动机.中国医学伦理学,1993, (2):49-50.致谢

  在我的整个论文写作期间,老师给予了我悉心的指导和帮助,对论文的选题、写作和修改都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老师高尚的品德、严谨的治学作风、渊博的知识和平易近人的待人态度对我的学习、做人都有很大的启示和帮助,他的教诲将使我终身受益。衷心感谢老师给我提供了许多学习的机会和条件

  某干休所开展临终关怀的体会

  【关键词】临终关怀;干休所;护理

  【中图分类号】R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1978-01

  军队干休所是一个老年人集中的地方,干休所的工作人员,不仅要服务好在世的老干部,去世者后事圆满地解决也是对家属的关爱,让他们得到关照和帮助,不感到孤独,得到最大的心理安慰,也是十分重要的[1]。我干休所卫生所做为一线医疗保障单位,积极顺应形势变化的要求,探索以体系医院医疗为基础的干休所―家庭相结合的临终关怀服务模式。五年来对我所11位病故老干部实施临终关怀服务,使患病老干部安详地离开人世,家属满意,现将具体体会报告如下。

  1 指导家属生活照料

  责任保健医生和护士每天上门巡诊,指导家属做好居家护理,包括日常生活起居,营养饮食搭配,管道护理等。

  1.1 居家环境 保持卧室温馨、干净,温湿度适宜。勤开窗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依据个人喜好摆设绿色植物,增添生机。保持室内安静,避免噪音。使用色彩和图案明快的床上用品。墙壁上悬挂老干部革命生涯不同时期的像片和全家福照片。

  1.2 饮食调节 根据老干部的饮食习惯、喜好和营养的需要,责任保健医生与家属一起制定食谱,注意添加能够增加免疫功能的食物。少食多餐,调剂花样,增加老干部的食欲。

  1.3 加强基础护理,避免并发症。临终病人由于长期卧床,需要加强基础护理。干休所的医护人员指导家属保持床铺干燥整洁,定时翻身拍背,帮助呼吸道分泌物排出。每次翻身后要检查并按摩受压部位,防止压疮发生。以上措施有效预防了压疮及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老干部的生存质量。

  1.4 指导鼻饲管、导尿管护理 责任护士给家属示范鼻饲的方法,讲解注意事项,避免发生误吸等并发症。病人留置导尿管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每日消毒尿道口,长期留置导尿管时,定期进行膀胱冲洗。

  1.5 依据病情需要配置多功能医疗床、小型超声雾化仪等医疗设备。

  2 积极配合上级体系医院治疗,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

  我处实行保健医生责任制,保健医生服务固定的老干部。保健医生为老干部保健服务多年,熟悉老干部的病情、性格特征及老干部的家庭情况,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与其家人关系融洽。同时,老干部对保健医生信任度高,治疗依从性好。开展以责任保健医生为主,其他保健医生协助的临终关怀服务方式较为顺利。处于这一阶段老干部的治疗方案都是由上级体系医院的专家制定,责任保健医生每日上门巡诊的任务是观察病情变化和疗效,送药上门,检查服用特殊药物的老干部的服药情况、疗效及副作用,陪送老干部体系医院就诊。

  3 心理治疗

  虽然老干部戎马一生,但是他们面对死亡时的反应与普通老人一样,心理和性格较平时会有较大变化。医护人员充分理解他们的心理活动和痛苦,尽可能满足他们的合理要求,给予积极的疏导,使其获得安全感和信赖感,缓解心理焦虑,树立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配合治疗,延长生存期,在人生的最后一段时光里享受生命的美好。

  医护人员采用老干部乐意接受的触摸式护理方式,上门巡诊时,陪坐在老干部床边,握住他的手交流。鼓励并耐心倾听其诉说革命生涯的往事,回顾和总结一生中有意义和有价值的时刻,适时表达欣赏和敬重,起到了很大的心理安抚作用。对于听力障碍比较重的老干部,语言交流困难,通过手势和文字进行交流。医护人员用良好的态度、语言、表情、行为去影响和改变老干部的心理情绪,细心、耐心、贴心地进行心理疏导,使老干部感受到人间的温暖和爱意。

  医护人员与老干部的家属协调,保证每天家中至少有一名亲友陪伴身边。亲人的陪伴对临终的老干部是最大的安慰。细心了解老干部的心愿,与家属和干休所领导共同努力,尽可能帮助临终老干部了却心愿,无憾地走完人生。

  4 死亡教育

  死亡教育是临终关怀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教育老干部及家属如何坦然地对待死亡。老干部们经历战火纷飞的考验,培养了坚强的性格,但是部分配偶,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对于死亡经常采取否定、回避和忌讳的态度。在实施过程中,责任保健医生尊重家人的意愿,依据老干部的性格,共同讨论目前是否如实告知病情以及告知病情采用的方式:直接告知或逐步渗透告知。

  5 对家人的支持

  作为临终患者的家属,他们在亲人患病期间,倾力照料,耗费大量精力,身心疲惫,表现出悲伤、恐惧、忧虑、愤怒、怀疑等各种不同的心理反应。有的家属对医疗效果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值。随着老干部病情的情况逐渐恶化时,容易灰心、失望,甚至焦虑、抑郁。责任医护人员及时给予同情、理解,帮助指导其面对现实,纠正过高的医疗的期望值,理性面对即将到来的亲人的死亡。协助体系医院的专家与家属沟通,共同商议医疗方案,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减轻痛苦,达到提高生活质量的目标,使老干部在剩下的日子里活得有尊严。

  6 制定规范的制度,为入院老干部持续开展临终关怀服务。

  据统计,我所老干部临终前住院天数平均为51天。针对这种情况,干休所摸索制定了服务的制度,提供连续一致、完整的临终关怀服务。住院期间,增加探视老干部的次数,由常规的每周探视一次,增加为隔日一次。除了责任保健医生外,其余的保健医生也轮流去医院探视,干休所领导定期探望,随时了解老干部在医院的病情和心理变化以及家属身心所需的支持和帮助。使首长感受到温暖和关照,得到最大的心理安慰。

  老干部开始抢救后,干休所领导和责任保健医生第一时间赶到医院。当老干部抢救无效去世后,护送首长至太平间。

  7 善后服务

  为更好做到逝者安详,活者安心,干休所成立了老干部善后服务小组,由专人负责协助家属办理后事,协调各项事宜,保证老干部的后事处理地圆满周详。遗体告别当日,除值班人员外,所有工作人员都要参加参加遗体告别。

  老干部去世后3个月内,责任医生和护士要对家属进行哀伤辅导,定期上门看望,鼓励家属自然流露悲痛,倾听他们诉说,给予安慰,帮助他们早日从悲伤的阴影中解脱出来,尽快度过居丧期,重返正常的生活。

  临终关怀不仅是社会发展与人口老龄化的需要,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标志。临终关怀的服务对象是濒临死亡的患者,进行临终关怀的人员承担角色较为复杂,他们是照护者、健康教育者、心理疏导者、丧葬咨询者。临终关怀作为一种特殊的缓和疗护服务,服务对象已从癌症患者延伸到心脏、呼吸、消化、神经血管等其他严重慢性疾病患者[2],对我国从事临终关怀的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处医护人员的临终关怀知识的来源是讲座、自学及向体系医院的医务人员请教,缺乏临终关怀知识的系统培训,无法完全洞察临终老干部的身心需求,所开展的临终关怀服务是不完善的。

  目前,比较科学合理的临终关怀模式在我国还处于探索发展阶段,干休所的临终关怀发展更是滞后,远不能满足老干部和家人的需要。干休所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侧重于预防保健、慢病管理和急症抢救,普遍缺乏临终关怀专业知识系统培训。临终关怀在军队干休所的推广需要上级的重视和广大医务人员的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 孙 民,石国利.浅谈临终关怀在干休所的发展[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1,13(1):67.[2] 杨燕妮,肖东霞,程红缨,等.护理人员参加汶川地震现场救援体验的质性研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6(8A):5-7,13.

  萧县凤凰山社会化养老服务中心

  为临终老年人提供关怀服务

  1.临终关怀

  (1)养老院护理员应向临终老人及家属提供全面照料,包括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使养老院临终老人的生命得到尊重,症状等到控制,生命质量得到提高,家属的身心健康得到维护和增强,让养老院老年人在临终时能够无痛苦、安宁、舒适地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2)以治愈为主转向以对症为主的老年照料。

  (3)以延长养老院老年人的生存时间为重点,转变为以提高老人的生命质量为核心。

  (4)养老院护理员应注重维护临终老人的权利、尊严和价值。(5)养老院护理员在照料老人的同时关注其家属和亲友,并给予相应的心理和社会支持。2.心理护理

  (1)养老院护理员要用真诚、关心的态度,仔细地听老年人述说,以示理解。要经常在老人身边陪伴,让老人感到自己的重要。(2)当养老院老人愤怒时,养老院护理员不要把老人攻击和不满的情绪误以为是针对自己的,在允许老人发泄情绪的时候,要格外注意意外事故的发生。

  (3)积极给予老人正确的治疗指导,加强基础护理,尽量满足养老院老人的各种要求。(4)在养老院老人情绪忧虑时,积极疏导,与老人坦诚沟通。允许养老院老人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悲哀,尽可能满足养老院老人的需要,以增强自信心。

  (5)养老院护理员应为老人和家属安排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3.生理护理

  (1)养老院护理员要保持环境的安静、整洁、舒适,空气要新鲜;(2)养老院护理员要按时、按需要及时进行身体的清洁;(3)养老院护理员要根据需要更换敷料和衣物;

  (4)按时、按需要更换体位,必要时给予局部按摩,防止压疮发生;(5)定时按需要测量养老院老年人的体温、脉搏、呼吸、肢体温度等变化;

  (6)根据病情采取不同体位和缓解症状的措施,给予止痛剂等。

  癌症晚期患者临终关怀的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 探讨癌症晚期患者的临终关怀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20例癌症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入选患者均给予临终关怀护理,从患者的临床症状、疼痛护理、生理以及心理等方面进行综合性护理,分析临终关怀的护理效果。结果 癌症晚期患者实施临终关怀效果理想,能够有效的控制患者疼痛,让患者安详的度过人生最后阶段,且减轻了家属负担。结论 晚期癌症患者治疗过程中实施临床关怀效果理想,能够缓解患者疼痛,维护患者尊严,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临终关怀;临终患者;护理;癌症晚期

  肾性贫血主要是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并发症,属于继发性贫血中的一种。肾性贫血主要是缺乏充足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引起的,或者是由于尿毒症毒素潴留等各方面的因素导致的,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严重的影响[1]。医学研究者逐渐将目光转向中医治疗领域中,通过自拟生血方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2]。本研究通过对我院收治的60例肾性贫血的患者进行研究分析。

  癌症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这种疾病发病率较高,且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其发病率出现上升趋势。患者发病后临床症状显著,且多数患者一旦确诊已经是中、晚期,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随着患者病情的不断加剧,患者需要承受精神上以及肉体上双重痛苦,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因此,临床上加强患者临终关怀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探讨癌症晚期患者的临终关怀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20例癌症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20例,均为癌症晚期,男11例,女9例,年龄34~76岁,其中6例已死亡。

  2 临终患者的特点

  2.1临终患者的心理特点 临终患者一般都有恐惧心理,这是由于生命得到威胁所致。临终患者通常经历五个心理反应阶段:①否认期(denial):患者当得知自己病情加重即将面临死亡,其心理反应是“不,这不会是我”或“不可能”,亦有患者可能会采取复查、转院等方式试图证实诊断是错误的。这些反应是一种防卫机制,可以减少不良信息对患者造成的刺激;②愤怒期(anger):确诊后很多患者一时间难以接受,内心的恐惧、无助、嫉妒等心理交织一起,部分患者甚至向家属、朋友等发泄,平衡内心不满和不公;③协议期(bargaining):患者已承认已存在的事实,为了延长生命,此期患者对自己的病情抱有希望,能积极配合治疗;④忧郁期(depreion):随着病情的不断恶化,死亡的脚步越来越近,部分患者内心开始失落、沉默,部分患者甚至出现自杀极端行为;⑤接受期(acceptance):面对疾病患者表现出无助,认为自己已经尽力,安详走完最后一段。

  2.2临终患者对护理的需求 临终患者主要表现为:①希望医护人员尽最大能力救治,渴望治愈疾病,延长生命;②希望能得到目前最先进的医疗技术治疗;③希望能减轻疼痛;④希望亲人陪伴;⑤有一个安详舒适的环境;⑥采取医学手段加速死亡;⑦希望有尊严的死去。

  3 临终患者的护理

  3.1心理护理 临终患者的心理一般分为焦虑心理、忧郁心理、极端否认心理、认可心理。对于焦虑心理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多与患者进行沟通交谈,耐心倾听患者,使用合适的语言安慰患者,生活上多给予关心和照顾,让患者感受到自己被人所重视[2]。

  3.2生理护理 临终患者在人生的最终阶段,由于各种器官的功能衰竭,可能出现各系统功能的紊乱。患者会出现脱水、出虚汗、发热、自主活动减少、循环不良、营养失调、抵抗力差以及大小便失禁对皮肤的刺激很大,可能会出现一系列护理并发症,因此护理时应特别注意,同时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防止压疮的发生,如及时更换衣物、维持舒适的体位、按时翻身、拍背、擦浴,保持皮肤的清洁舒适,必要时骨突出处予局部皮肤减压贴减压或卧气垫床,避免受压处受压坏死或发生压疮。维护患者尊严,保持床单元干燥,平整等[3]。大佬们都在玩{精选官网网址: www.vip333.Co }值得信任的品牌平台!

  3.3症状护理

  3.3.1临终患者的疼痛护理 疼痛是晚期癌症患者最常见的症状,多数晚期癌症患者出现疼痛,表现为烦躁不安、痛苦面容;食欲减退、恶心、呕吐;意识不清,不能自主活动,其中疼痛是最突出的症状。控制疼痛的方法主要有药物控制和非药物控制,其中,药物止痛法是处理癌症患者疼痛的主要手段,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癌症三阶梯给药法,其目的是要达到癌症患者夜间睡眠时、白天休息时、日间活动时均无痛,真正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4]。此外,催眠术和皮肤按摩也有一定效果。

  3.3.2临床患者的呼吸困难 口舌干燥或口腔内有痰液蓄积者,应及时清除并加强口腔护理,可根据患者需求给予低流量、低浓度吸氧,指导患者有效的咳痰方法和有效呼吸。

  3.4饮食的护理 癌症患者行化疗时长伴有恶心呕吐,消化不良,加上生理上痛苦,精神上的包袱,不思饮食,这就需要护理工作者耐心开导,讲述营养支持对机体恢复的重要性。鼓励患者进食以消化营养丰富的流质或半流饮食便于吞咽,必要时采用鼻饲或完全的胃肠外营养,保证患者营养的供给;根据患者饮食习惯调整饮食。

  4 效果

  通过对癌症晚期患者临终关怀护理,患者的心理、生理需求得要最大程度的满足,患者情绪稳定,平静、安详的走完人生最后的旅程。患者家属对患者的死亡表示能够接受,未表现出极端的情绪反应。

  5 体会

  癌症晚期临终患者的心理反应是因人而异的,临终意味着死亡,癌症晚期患者都是失去治疗价值或是目前尚无良好治疗方法的疾病。因此,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用护士的爱心、耐心、细心和同情心照顾每一位临终患者,真正体现出珍重生命质量,使患者感到舒适并获得支持和力量。满足临终患者最后的愿望,帮助他们平静安宁地度过人生最后一刻,同时也是对家属的一种宽慰[5]。

  参考文献:

  [1]李小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第四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熊云新主编.外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13.[3]张彤,严勤,姚有华.患绝症临终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国全科医学杂志,2007,10(9):716.[4]湖南省卫生厅.湖南省医务人员培训指南护理分册[S]2005:174.[5]毛建军,徐永华.晚期癌症患者50例临终关怀与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7):61-62.编辑/冯焱

  医务社会工作与临终关怀

  历史与社会学院李小林405

  532【摘要】:临终关怀是社会需求和人类文明发展的标志,对病患临终的关怀充分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临终关怀也是医务社会工作的重要实务领域,本文主要介绍医务社会工作者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介入临终关怀,以及从社会工作介入临终关怀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医务社会工作,临终关怀,社会工作介入

  引言

  临终关怀反映了重要的社会价值观念,引入了社会工作的系统论观点,它将个体视为有灵性、心理、生理、社会等多方面的需求的“全人”,这与社会工作的价值取向是一致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在重视生活质量的同时,对于临终前的生命质量也提出了高的要求。临终关怀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的需要,它标志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医务社会工作的不断发展,也会促进临终关怀的发展,从而更好的服务于病患及其家属。

  一、临终关怀的含义及发展

  临终关怀是一种专注于在患者在将要离世前的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的时间内,减轻其疾病的症状、延缓疾病发展的医疗及心理的护理。临终关怀是对无治愈希望的患者的积极与整体性照顾,目的在于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生活品质,以控制疼痛、缓解患者其他相关生理症状,解除患者心理、社会与灵性层面的痛苦为重点;强调通过为患者提供保守性的治疗和支持性的照顾,尽可能使患者有尊严地、安详地死亡,与次同时,向患者家属提供支持系统与哀伤辅导。

  临终关怀运动始于英国的圣克里斯多费医院。1976年英国护士桑得斯创办了世界著名的临终关怀机构(ST.Christophers'Hospice),使垂危病人在人生旅途的最后一段过程得到需要的满足和舒适的照顾,点燃了临终关怀运动的灯塔。在我国,“临终关怀”一词的正式应用,始于1988年天津医学院临终关怀研究中心的建立。

  二、医务社会工作实务领域中的临终关怀

  医务社会工作是指综合运用医务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方法,为有需要的个人、家庭机构和社区提供专业医务社会服务,帮助其舒缓、解决和预防医务社会问题,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的职业活动。医务社会工作的任务是解决因疾病所导致的社会心理问题,关注重点是在医院里开展对病人个体的服务。

  社会工作是临终关怀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务社会工作者作为临终关怀的服务的提供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医务社会工作的开展情况直接影响这临终关怀服务的质量。医务社会工作者通过对病人的准确评估,找到影响病人的主要心理问题和躯体问题,与病人和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使病人有更多情感流露,从而了解病人临终前的愿望和要求,帮助病人从复杂的心态中解脱出来,使病人获得心理与躯体的舒适,给病人带来一种满足感、安全感、尊重感,以提高病人临终阶段的生活质量。医务社会工作是由社会工作者与受助者合作而进行的复杂的助人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社会工作者承担

  着重要角色,临终关怀向医疗社会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应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有爱心、有高度的责任感。

  三、医务社会工作介入临终关怀的方法

  社会工作有传统的三大工作方法,即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医务社会工作也可以采用这几种方法介入临终关怀的服务,由于临终关怀服务的对象的特殊性,社会工作介入临终关怀的侧重有所不同,总的来说,医务社会工作介入临终关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主要针对临终患者的服务。临终病人由于躯体疾病的折磨、对生的渴求和对死的恐惧,会产生一系列强烈而复杂的心理变化。因此,社会工作者要利用各种切实有效的方法给予他们心理上的支持和照护,要在言语、态度及行为上给患者以真挚、亲切、温暖、可信赖及安全的感受。根据患者的病情、病程及心理特征等,以亲切、科学、可信的言语去努力帮助患者面对现实、直面人生和正视死亡亡。社会工作者也要从整体上统筹患者的身体、心理、灵性、社会等各方面的需求,制定完整的照顾计划,并联合临终关怀团队中的其他人员,实施照顾计划。

  2.针对患者家属的服务。临终关怀除了针对患者外,家人也是需要人们的关怀和支持的。在照顾临终患者时,家属承担着巨大的经济和精神压力,他们不仅要支撑患者巨额的医疗费用,还面临着即将失去至亲的痛苦。在患者家庭贫困时,医疗社会工作者要帮助患者家属寻找经济支持资源,包括社会保障,社会公益基金会,企业或个人的帮助等;同时,医疗社会工作者还应帮助家属及时宣泄不良情绪,处理日常生活中压力性事件造成的情绪问题;在家人离世后,由于太过悲伤,有些家属可能无法顺利回归到个人正常的社会生活中,此时就需要医疗社会工作者运用哀伤辅导等方式帮助家属度过哀伤时期。

  3.学习一定的医学知识和护理技能,沟通不同群体,共同为患者临终关怀服务。医疗社会工作者要学习一定的医学护理知识,协助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基本的护理和医疗关怀,医疗社会工作者也要维持患者、患者家属、医护人员,甚至志愿者服务群体之间良好的沟通。以实现医疗信息、需求信息的畅通和有效传递,协调临终关怀团队的具体分工、操作方法、价值理念等,缓解由此而来的分歧和矛盾。

  四、推动医疗社会工作介入临终关怀的建议大佬们都在玩{精选官网网址: www.vip333.Co }值得信任的品牌平台!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临终关怀的需求量很大,但我国目前只有两百多家临终关怀机构,规模都不大,经费投入偏少,而且工作人员的总体素质不高。医务社会工作介入临终关怀更是凤毛麟角,医务社会工作介入临终关怀也面临着一些困境,比如人们固有的死亡观念,伦理孝道观的约束,传统医学理念的影响以及实施临终关怀的决定权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有如下应对策略:

  1.从多个渠道筹措资金,大力发展临终关怀机构。筹措资金的渠道可以是国家、集体和个人,鼓励多种形式的投资,包括私营、合资和独资的。还可以试着将临终关怀纳入医疗保险范围,争取更多的社会支持。

  2.进行临终关怀服务宣传,对公民进行死亡教育,改变传统的观念。在全国范围内,特别是在医疗护理和社会公共服务界进行医疗社会工作临终关怀的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接受临终关怀服务。对公民进行死亡教育,即将有关死亡,濒死及其与生活关系的知识传递给他们,目的在于改变人们传统观念中的缺憾构成,让人们了解死亡,也教会人们为临死病人提供帮助的能力,获得健康的死亡知识。

  3.改变传统医学理念。传统的医学理念是以治愈疾病为主,而今的医学理念应该是以对症为主的照护。像很多癌症病人其实都是无法治愈的,在那个时候,其实最重要的是想办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不是一味的治疗,试图延长生存时间。

  4.培养更多的专业医务社会工作者。专业的临终关怀服务人员在我国是很缺乏的,要注重培养在临终关怀服务这一块的专业的医疗社会工作者,他们可以去到社区、医院、临终关怀等机构为病人提供专业的临终关怀服务,提高全国临终关怀服务的整体质量。

  结论

  在我国,虽然临终关怀起步晚,运用的专业医务社会工作方法更少,但是面临着越来越多的人们对好的临终生活质量的需要,以及社会工作者对与临终生命无限的尊重,我国的医务社会工作临终关怀服务一定会有辽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罗灵,仲伟爱.临终关怀与医务社会工作[J].中国民康医学.2010.(22)

  【2】封莉莉.我国临终关怀发展现状及应对策略[J].吉林医药学院.2009.02.02

  【3】秦 燕.医务社会工作[M].台北:巨流图书公司, 1996: 68-71.【4】廖荣利.医疗社会工作[M].台北:巨流图书公司, 1991: 20.

  临终关怀工作岗位职责(共3篇)

  临终关怀教案模板

  护理本科生临终关怀认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行政前台岗位职责多篇

  行政前台岗位职责多篇

临终关怀岗位职责(共16篇)

临终关怀岗位职责(共16篇)

上一篇:湖人队史50大巨星(湖人队全部巨星)
下一篇:健康行动的活动方案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

返回顶部小火箭